首页> 中文学位 >常压氧对大鼠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6h】

常压氧对大鼠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方法

3.脑组织含水量检测

4.HE染色步骤

5.1试剂的配制:

6.免疫组化

7.RT-PCR法检测脑组织HIF-1a、VEGF mRNA的表达

8.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脑出血模型制作

2.常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及脑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3.各组大鼠血肿周边脑含水量的检测结果

4.各组大鼠血肿周边脑组织细胞凋亡检测

5.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HIF-1a、VEGF蛋白的表达

6.脑出血大鼠脑组织RT-PCR检测结果:提取脑出血组织的总RNA用2.0%的琼

第四章 讨论

1.脑出血模型建立及常压氧对脑出血后损伤的保护作用

2.抑制血肿周围的HIF-1a、VEGF的表达可能是常压氧脑保护的分子机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游平弟 综述 李康增 校审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常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行为变化的影响,探讨常压氧对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利用立体定位仪,将Ⅳ型胶原酶-肝素钠溶液注入大鼠右侧基底节区,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对照组、35%氧治疗组、50%氧治疗组、90%氧治疗组,模型实验大鼠分别给予35%、50%、90%浓度的常压氧,每次治疗时间6小时,每天1次,连续3天。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SS)评分法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变化;用干湿重法检测模型组各个时间点及各组大鼠脑出血后72h脑组织的含水量;在脑水肿高峰点(72h)取脑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观察血肿周边脑组织HIF<1a、VEGF表达情况。
  结果:1.大鼠清醒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于手术后24h达到高峰,一直持续到72h,之后开始下降。模型组神经缺损较重,其评分明显高于其它各组,除了35%氧疗组外与其它各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氧疗组中,90%氧疗组神经缺损最轻,与各组比较,p<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余未见明显差别。2.各组HE染色显示:模型组血肿区可见大量红细胞浸润,血肿周边区可见组织明显水肿,细胞变性、坏死,脑出血72h后血肿周边组织呈高度疏松水肿。各组中90%氧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3.模型组脑含水量测定显示脑出血6h开始增加,于72h达到高峰,与其它时间点比较,差别明显。在各组中90%氧疗组脑含水量最少,与其它各组差别显著(p<0.05)。4.免疫组化结果示脑组织缺血区可见HIF-1a、VEGF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胞核及胞浆,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也可见少量表达。各实验组中模型对照组表达量最多,与其它各组差异明显(p<0.05),90%氧疗组HIF-1a、VEGF表达较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RT-PCR检测结果提示模型对照组中HIF-1a、VEGF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增强,而90%氧疗组HIF-1a、VEGFmRNA的转录水平则明显下降;其神经细胞凋亡数目也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脑出血后血肿周边HIF-1a及VEGF表达增强,神经细胞凋亡显著增多;2.常压高浓度氧能够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行为能力的恢复,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减少神经细胞凋亡;3.抑制HIF-1a及VEGF表达可能是常压高浓度氧减轻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