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锥形束CT对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前牙位置的初步研究
【6h】

锥形束CT对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患者前牙位置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牙在牙槽骨的位置

2. 垂直骨面型与牙位置研究概况

3. 前牙位置研究影像学方法与CBCT优势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器材

2. 实验对象

3. 影像的采集

4. 测量的项目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不同垂直骨面型组上颌左侧中切牙位置的比较(见表1-1)

2. 不同垂直骨面型组上颌左侧侧切牙位置的比较(见表1-2)

3. 不同垂直骨面型组下颌左侧中切牙位置的比较(见表1-3)

4. 不同垂直骨面型组下颌左侧侧切牙位置的比较(见表1-4)

5. 低角型组上下颌左中切牙、侧切牙位置的比较(见表1-5、1-6)

6. 均角型组上下颌左中切牙、侧切牙位置的比较(见表1-7、1-8)

7. 高角型组上下颌左中切牙、侧切牙位置的比较

讨论

1.牙移动以及牙槽骨的关系

2. 垂直骨面型以及前牙位置关系

3. 本研究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患者上下颌切牙位置是否存在差异,探讨上下颌骨形态、上下切牙位置与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关系。比较各类骨面型中上下中切牙与侧切牙位置的异同。
  方法:筛选正畸治疗前骨性Ⅲ类病人44例,根据FMA角分类,低角组14例、均角组16例、高角组14例,年龄12-18岁。应用Dophin Imaging11.5三维软件重建 CBCT扫描影像,在矢状面上分别测量上下颌左侧前牙牙槽骨厚度、牙槽骨高度、牙根周围牙槽骨面积、基骨面积、基骨倾斜度、牙长轴与参考平面夹角;在横断面上分别测量不同水平面牙根周围牙槽骨面积。采用 SPSSl7.0统计学软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以及配对t检验比较测量数据。
  结果:1.上切牙SN平面角、基骨倾斜度低角型大于高角型(P<0.05);下切牙轴平面角低角型小于高角型(P<0.05)。2.上切牙牙根尖腭侧牙槽骨厚度,中切牙唇侧牙槽嵴顶骨厚度低角大于均角与高角(P<0.05);上颌切牙牙根1/2处腭侧牙槽骨厚度低角、均角型大于高角型(P<0.05)。3.下切牙根中舌侧牙槽骨厚度、根尖舌侧牙槽骨厚度、下颌中切牙根中唇侧牙槽骨厚低角型大于均角与高角型(P<0.05)。4.上下切牙基骨高度高角型大于均角、低角型(P<0.05)。5.上切牙基骨面积,S1、S2、S3水平骨面积,上侧切牙牙根腭侧骨面积、牙根周围总骨面积低角型大于均角与高角型(P<0.05)。6.下切牙基骨面积、S1、S2水平骨面积低角型大于高角与均角型(P<0.05);下颌中切牙根舌侧骨面积、根周总骨面积低角型大于高角型(P<0.05)。7.各面型中,上颌所有面积测量值,根尖唇腭侧、腭根中牙槽骨厚度以及颌骨高度上中切牙值大于侧切牙值(P<0.05);下颌骨高度中切牙区大于侧切牙区(P<0.05)。
  结论:1.骨性Ⅲ类错牙合中不同垂直骨面型前牙位置不同。2.低角型切牙较唇倾、高角型切牙较直立。3.上下颌切牙,低角型牙根周围骨厚度最厚,高角型基骨高度最高。4.低角型上颌骨面积最大,均角型下颌骨面积最小。切牙牙根周围骨质高角型最少。5.同一垂直骨面型,上中切牙周围骨质多于上侧切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