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影响的对比研究
【6h】

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影响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实验一 比较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黏附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实验二 比较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3.1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龋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多因素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现阶段,所有的治疗修复手段都无法使龋坏的牙体组织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因此,龋病的预防则显得异常重要。木糖醇(Xylitol),作为一种良好的糖代用品,其防龋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对于新型的“零”热值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Erythritol),研究显示能够抑制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产酸,减少唾液和牙菌斑生物膜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抑制变异链球菌在玻片上黏附。但是具体的防龋作用和具体的防龋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变异链球菌是公认的主要致龋菌,其在牙面黏附、聚集,并进一步形成复杂的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是其致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黏附的影响以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 ic roscopy,CLSM)下观察其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探讨赤藓糖醇的防龋作用以及可能的防龋机理,从而为赤藓糖醇的防龋特性提供更有利的理论依据,为龋病的预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实验:
  实验一对比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黏附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浓度(2%、4%、6%、8%)的赤藓糖醇和木糖醇作用后变异链球菌集落生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 CFU)计数值的差异,比较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随着赤藓糖醇和木糖醇浓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的CFU值逐渐减少。同一浓度下,木糖醇组变异链球菌的 CFU值小于赤藓糖醇组,2%和4%浓度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和8%浓度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的黏附抑制作用类似木糖醇,随浓度增加,抑制效果增强。
  实验二对比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CLSM结合死菌与活菌荧光染色技术,对比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赤藓糖醇和木糖醇浓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厚度变薄,各层细菌密度降低,细菌之间的粘结性降低,各层活菌百分比也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较低浓度时(2%和4%),赤藓糖醇效果比木糖醇明显;在浓度较高时(6%和8%),木糖醇组对生物膜厚度和密度的影响大于赤藓糖醇组,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影响的作用相似,随浓度增加,影响作用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