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6h】

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1.1诊断及分组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1.关于定义

2.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情况

3.进展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

4.进展性脑梗死在TOAST分型上的分布

5.NIHSS评分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

6.脑血管病史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

7.血压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

8.感染发热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

9.血糖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

10.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

11.C反应蛋白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

12.血脂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

13.早期CT的异常表现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

14.颈部血管彩超结果的分析

15.梗死部位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

16.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

17.早发型和晚发型进展性脑梗死的区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总结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8年04月至2013年4月发病当天入住神经内科的脑梗死病人,共入选513例,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结果,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Stroke in progression SIP)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on-stroke in progression NSIP),分析两组患者既往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史、脑血管病史),入院后NIHSS评分、血压、体温、空腹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巨细胞病毒抗体、颈部血管彩超、头颅CT、头颅MRI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1.513例入选病人中有198个患者卒中进展,发生率38.6%,其中SIP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占总SIP的53.0%
  2.SIP组中37.9%病人于24小时内进展,72小时内进展的占68.2%。
  3.SIP组巨细胞病毒IgG(+)主要分布于LAA组,占总SIP79.5%。
  4.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发生SIP的危险因素: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下降、体温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D-二聚体升高、颈部血管狭窄>50%、分水岭脑梗死。
  5.晚发型进展性脑梗死组(Later progressive stroke LPS)平均年龄(69.94士9.36岁)大于早发型进展性脑梗死组(Early progressive stroke EPS)(63.78士9.18岁),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EPS组发生电解质紊乱30例(22.2%),LPS组发生电解质紊乱33例(52.4%),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EPS组发热病人24例(17.8%),LPS组36例(57.1%),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EPS组早期CT异常表现55例(40.7%),LPS组早期CT异常表现10例(15.9%),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EPS大面积脑梗死28例,占20.7%;LPS5例,占7.9%。
  结论:
  1.进展性脑梗死多见于发病72小时内,且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多见。
  2.SBP下降、体温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D-二聚体升高、颈部血管狭窄>50%、分水岭脑梗死是SI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高龄、发热、电解质紊乱常见于LPS,早期CT异常表现、大面积脑梗死常见于EPS。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