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研制及新西兰兔超声造影研究
【6h】

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研制及新西兰兔超声造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制备、表征及安全性研究

1.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 结

第二部分 高分子微泡造影剂不同条件下兔肾脏造影效果比较

1.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部分 高分子微泡与SonoVue体外稳定性及新西兰大白兔超声造影效果比较

1.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纳米级超声造影剂靶向肿瘤显像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制备新型高分子微泡造影剂,考察其物理性质及安全性,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兔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的变化,并进一步与SonoVue对比,比较两者的体外稳定性及兔超声造影效果。
  方法:
  1.采用单乳化法制备包裹全氟戊烷的两嵌段聚合物(mPEG-PLLA)微泡造影剂,显微镜下观察微泡表面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细胞计数板测定微泡密度;以10倍普通剂量的微泡静脉注射,观察兔毒性反应,初步评价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的安全性。
  2.静脉团注造影剂,分别比较不同剂量6.0×107、3.0×107、1.5×107、0.75×107微泡/kg,不同推注速度0.6、0.2、0.12ml/sec,不同超声频率8.0、5.5、3.0MHz,不同机械指数0.04、0.08、0.16、0.31,ROI不同取样部位,新西兰大白兔肾脏时间参数(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率SLP、峰值强度PI、第一峰值强度与第二峰值强度比值(FPI/SPI)及曲线下面积AUC的变化。
  3.比较高分子微泡造影剂与SonoVue在体外随时间延长微泡形态及数量变化情况;静脉团注造影剂,比较两种造影剂兔肝和兔肾造影的AT、TP、MTT、PI、AUC等的差异。
  结果:
  1.采用单乳化法制备的高分子微泡造影剂呈圆球形,分散良好,表面光滑透亮,大小较均匀,平均粒径(3.7±0.9)μm,微泡数量为2.0×109/ml;以10倍普通剂量的微泡静脉注射后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毒性反应,结果新西兰大白兔均活动如常,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及体重减轻。
  2.随着超声造影剂静脉推注速度减慢,AT逐渐增大,TP随剂量增大或频率降低而缩短,MTT随着频率降低和机械指数的增大具有逐渐缩短的趋势,PI、AUC随剂量增大、频率降低、机械指数增大而增大,但在MI 为0.31时,AUC明显下降。STP、DBP在MI为0.04、0.08、0.16时无明显变化,在MI为0.31时明显缩短(P<0.05),SLP受各造影条件影响最大,感兴趣区不同取样部位(肾皮质上、中、下部)超声造影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高分子微泡造影剂体外稳定性明显高于SonoVue。SonoVue放置1h后,微泡数量降低为初始微泡数量的50.8%,24h后仅为10%;而高分子微泡造影剂数量降低幅度显著低于SonoVue,1h后为96.3%,24h后为76.3%。高分子微泡兔肾造影TP及MTT明显长于SonoVue(P分别为0.001,0.000),AUC明显大于SonoVue(P为0.040),而两者AT及PI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53,0.187);兔肝造影MTT明显大于SonoVue(P为0.020),TP大于SonoVue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为0.075),PI、AUC明显大于SonoVue(P分别为0.021,0.040),而两者的AT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为0.968)。
  结论:两嵌段聚合物高分子微泡造影剂粒径适宜,体外稳定性和体内造影效果好,兔肾造影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随仪器设置及推注速度、剂量,ROI不同取样部位等造影条件改变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体内半衰期明显长于SonoVue,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高分子微泡造影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