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甲双胍或饮食干预对NAFLD大鼠肝脏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6h】

二甲双胍或饮食干预对NAFLD大鼠肝脏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 .1材料

2 .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大鼠体重、肝湿重及肝指数的变化

3.2 血清生化指标

3.3 肝脏病理变化

3.4 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脂联素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评分与肝组织学变化的关系

3.5 大鼠肝脏脂联素及其受体蛋白表达情况

3.6 肝组织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1、引言

2、N AFLD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3、N AFLD的发病机制

4、脂联素及其受体与NAFLD的相关性

5、脂联素及其受体—NAFLD治疗新策略

6、总结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背景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肥胖密切相关的肝脏疾病,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脂联素是一种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本实验旨在研究脂联素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二甲双胍或饮食干预对NAFLD的疗效。
  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8周正常饮食组(NC1组)、8周高脂饮食组(HFD1组)、16周正常饮食组(NC2组)、16周高脂饮食组(HFD2组)、8周高脂饮食+8周正常饮食干预组(DIET组)、8周高脂饮食+继续8周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二甲双胍干预组(HFD+M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血清生化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RT-qPCR法分别检测肝脏组织脂联素及其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
  结果:HFD2组大鼠肝脏NAS评分与HFD1组大鼠肝脏NAS评分相比(3.7±0.52 vs6.57±0.79,P<0.001)明显增高,反映了伴随高脂饮食时间延长,NAFLD的组织学进展过程。根据NAS评分标准,HFD2组的大鼠可诊断为NASH。肝脏脂联素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评分与肝脏的炎症等级、脂肪百分比、气球样变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与HFD2组相比,饮食干预或者二甲双胍治疗均明显改善NAFLD大鼠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另外饮食干预(0.86±0.38 vs2.14±0.38, P<0.001)减轻了肝脏组织的炎症反应,但二甲双胍治疗后肝脏炎症反应与HFD2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2±0.63 vs2.14±0.38, P>0.05)。与NC组相比,HFD大鼠肝组织的脂联素及其受体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同时伴随着肝酶升高、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变化。与HFD2组相比,饮食干预可以上调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蛋白、mRNA表达水平,同时改善血清生化指标;然而,二甲双胍治疗对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并且增高了血清ALT的水平。
  结论: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建立大鼠NAFLD模型。从单纯性脂肪变进展到NASH过程中,脂联素及其受体均发挥重要的作用。饮食干预可能通过上调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发挥对NAFLD的治疗作用。二甲双胍治疗对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无明显的影响,可能与二甲双胍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炎症反应无明显改善有关。饮食干预应作为NAFLD的基础治疗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