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与KCNJ5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6h】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与KCNJ5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 略 词 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基因分析方法

4. 数据处理

结果

一、血浆ALD偏高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比较

二、K CNJ5基因rs2604204位点检测结果

三、H 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检验

四、血浆ALD水平与KCNJ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五、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浓度偏高的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1.醛固酮

2. KCNJ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特点

3 .醛固酮与KC NJ5基因的关系

4 .醛固酮与An gⅡ的关系

5.临床意义

6.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KCNJ5基因与醛固酮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水平与KCNJ5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
  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连续就诊新诊断(未服降压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9例。根据醛固酮水平中位数(183.18ng/l)将患者分为:醛固酮偏高组(n=114)和对照组(n=115),记录临床资料、血生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皮质醇、动态血压和心脏彩超等指标,采用PCR检测KCNJ5(rs2604204)基因型(A/C)。
  结果:(1)研究对象的KCNJ5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
  (2)2组临床特征比较:醛固酮(ALD)偏高组的甘油三酯(TG)、血尿酸、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肾素(PRA)、血管紧张素 I(ANG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24小时收缩压(24hSBP)、白天收缩压(dSBP)、SD(PD)、SD(PS)、LVMI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腰围、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Na、K、24小时舒张压(24hDBP)、白天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基因多态性比较:与对照组相比,ALD偏高组AC和C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χ2=10.93,P=0.004),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χ2=9.78,P=0.002),AC与CC基因型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携带C等位基因(AC+CC)基因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水平偏高的风险约为AA基因型的2.364倍(χ2=9.808, P=0.002,OR=2.364,95%CI:1.380~4.049)。
  (4)血浆ALD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TG、UA、In、HOMA-IR、PRA、ANGI、ANGII影响因素后,KCNJ5基因型、AngⅡ进入方程,其中携带C等位基因(AC+CC)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LD水平偏高的风险约为AA基因型的2.225倍(OR=2.225,95%CI:1.239~3.997,P=0.007)。
  结论:KCNJ5(rs2604204)基因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增多的易感因素之一。

著录项

  • 作者

    翁春发;

  •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心血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慧,吴小盈;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4.102;
  •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醛固酮; KCNJ5基因; 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