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结果

讨论

1. 移植物的选择

2. 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

3. 关于单束或双束重建的选择

4. 关于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与否的选择

5.术后康复训练方案的选择

结论

附图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分别采用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科采用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38例,其中腓骨长肌腱组18例,腘绳肌腱组20例,通过回顾性总结,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评价项目及术后Lachman试验、Lysholm评分、IKDC评分等功能评价项目的差异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包括性别、年龄、受伤关节构成、受伤至手术时间,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一般评价项目比较,包括术后至出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h关节引流量,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2年,两组分别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关于Lysholm评分,术前腓骨长肌腱组的均值46.5±3.87,腘绳肌腱组的均值47.9±3.26;术后6个月腓骨长肌腱组的均值85.3±3.76,腘绳肌腱组的均值79.9±4.26;术后2年腓骨长肌腱组的均值90.5±3.94,腘绳肌腱组的均值89.6±3.69。经独立样本的成组t检验,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分别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别。而术后6个月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腓骨长肌腱组的Lysholm评分优于腘绳肌腱组。关于IKDC评分,术前腓骨长肌腱组的均值50.2±4.61,腘绳肌腱组的均值51.3±3.98;术后6个月腓骨长肌腱组的均值86.3±3.76,腘绳肌腱组的均值80.9±3.26;术后2年腓骨长肌腱组的均值92.3±4.52,腘绳肌腱组的均值91.8±4.02;经独立样本的成组t检验,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分别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IKDC评分无明显差别。而术后6个月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腓骨长肌腱组的IKDC评分优于腘绳肌腱组。
  结论:应用腓骨长肌腱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操作方便,疗效肯定,早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优于腘绳肌腱组,可避免对患膝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避免出现早期屈膝肌力下降、隐神经损伤、鹅足功能不良、膝前疼痛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较快,且腓骨长肌腱切除后无明显的供腱区并发症发生。由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随诊时间不够长,缺乏循证医学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的系列研究等特点,所以采用腓骨长肌腱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初步效果良好,还有待今后加大样本量、长时间随访,对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及对供腱区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