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F-κB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NPs及环境致炎因素与胃癌关联性研究
【6h】

NF-κB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NPs及环境致炎因素与胃癌关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全文缩写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仙游县胃癌环境致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前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4小结

第二部分 NF-kB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分析

前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胃癌的关联性分析

前言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与胃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的环境致炎危险因素;研究 NF-κB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不同部位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挖掘 NF-κB炎症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与基因及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方法】
  1.采用多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福建省仙游县医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新发胃癌共335例;同期按年龄(±3岁)、性别进行匹配,选取与病例入院时间相近的其他科室病人(排除肿瘤)和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获取病例及对照的饮食、饮食习惯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信息。综合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类树模型、叉生分析方法进行胃癌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分析。
  2.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每位病例及对照采集5ml血液样本,提取DNA,应用Sequenom技术平台检测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不同部位胃癌的关联,综合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叉生分析原理分析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结果】
  1.单因素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一致的环境致炎影响因素:
  (1)化学性致炎影响因素:饮绿茶,吸烟,开始吸烟年龄>20岁,吸烟年限>30年,日吸烟量≤20支,使用农药,最早使用农药≤18岁,经常摄入腌菜,口味(高盐),经常辛辣饮食。
  (2)物理性致炎影响因素:喜食较硬食物,经常暴饮暴食。
  (3)生物性致炎影响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联 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Ⅰ型感染率46.9%高于对照组32.6%,P>0.05。
  2.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常摄入腌菜、最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最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饮食冷热程度较烫、经常辛辣饮食、高盐饮食、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31(1.23,8.91)、3.36(1.40,8.10)、4.39(1.85,10.39)、4.13(1.85,9.20)、3.11(1.37,7.10)、2.10(1.27,3.48)和7.85(1.79,34.43)。
  (2)分类回归树结果表明最早使用农药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最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与经常摄入腌菜及经常辛辣饮食间存在联合作用,OR(95%CI)分别为9.79(4.68,20.52)、5.60(2.92,10.72),且使用农药与经常摄入腌菜之间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口味(高盐)与经常摄入腌菜及经常辛辣饮食间存在联合作用,OR(95%CI)分别为4.02(2.13,7.60)、2.18(1.32,3.59)。
  3.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经调整纳入分析人群归因危险度大小排序为最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饮食冷热程度较烫>经常摄入腌菜>经常辛辣饮食>高盐饮食>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表明,分别为38.95%、26.92%、25.38%、22.70%、21.59%、17.97%,综合归因危险度为84.82%。
  4. NFKBIA(rs696)、COX-2(rs689466、rs5275)基因多态性与贲门癌发病风险相关联,携带不良基因型 rs696AA、rs689466AA、rs5275CC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OR(95%CI)分别为2.23(1.10,4.55)、2.04(1.29,4.55)、12.22(1.59,94.2);联合作用分析,携带不良基因型个体(rs696 AA和或rs5275CC)、(rs689466 AA和或rs5275CC)患贲门癌的风险更高,OR(95%CI)分别为2.04(1.11,3.74)、2.05(1.06,3.96);单体型分析,COX-2基因Ars689466Crs5275单倍型发生贲门癌的风险较高(OR:1.58,95%CI:1.13,2.01);NFKBIA(rs2233406)、RELA(rs7119750)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癌发病风险相关联,携带不良基因型 rs2233406CT+TT、rs7119750TT增加非贲门癌发病风险,OR(95%CI)分别为1.65(1.01,2.71)、2.16(1.12,4.17);联合作用分析,携带不良基因型个体(rs2233406CT和或rs7119750TT)患非贲门癌的风险更高,OR(95%CI)为2.21(1.37,3.59);单体型分析,NFKBIA基因Ars696Crs2233406患非贲门癌的风险较低(OR:0.71,95%CI:0.53,0.95)、Ars696Trs2233406患非贲门癌的风险最高(OR:6.05,95%CI:1.74,21.10)。
  5.基因-基因、基因-环境联合作用及交互作用分析:rs689466 AA基因型与最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经常摄入腌菜存在联合作用,rs689466 AA基因型、最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患贲门癌的风险较携带rs689466 AG或GG基因型且未使用农药个体高,OR(95%CI)为1.95(1.24,15.56),且两因素间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OR(95%CI)为2.69(1.53,13.68);rs689466 AA基因型、经常摄入腌菜患贲门癌的风险较携带rs689466 AG或GG基因型且未摄入腌菜个体高,OR(95%CI)为4.45(2.59,33.89);rs3755867GA或GG与最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高盐饮食存在联合作用,携带rs3755867GA或GG、高盐饮食患非贲门癌的风险较携带rs3755867AA、口味清淡个体高,OR(95%CI)为8.19(1.86,58.24),且两因素间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OR(95%CI)为1.52(1.05,3.72)。
  【结论】
  1.环境致炎危险因素及胃部疾病是仙游县胃癌发生主要影响因素,经常摄入腌菜、最早使用农药年龄≤18岁、饮食冷热程度较烫、经常辛辣饮食、高盐饮食、慢性萎缩性胃炎综合归因危险度为84.82%。
  2.环境致炎因素对胃癌发生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胃癌控制需采取综合措施。
  3.贲门癌与非贲门癌发生受NF-κB炎症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不同,包括不同易感多态性位点、不同易感单体型并且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不同,提示根据不同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指导并提供防控措施,能更有效地达到预防胃癌发生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