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6h】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福州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 考 文 献

第二部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分析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 考 文 献

第三部分 福州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队列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 考 文 献

全文总结

综述:2型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背景: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2型糖尿病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其增加血管性痴呆风险的机制可能是慢性高血糖引起脑微血管病变和缺血性改变。然而,慢性高血糖的程度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及机制并未完全阐明。糖化血红蛋白(A1c)作为糖尿病患者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是否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受不同糖代谢状态,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等的影响。如果能了解与 T2DM相关的早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以期通过干预T2DM,可能及时地延缓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1.了解不同糖代谢状态,不同的老年年龄亚组,糖化血红蛋白(Alc)与MCI的关系 2.比较口服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和Alc两种标准判定的不同糖代谢状态与老年认知功能变化的一致性关系 3.队列研究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MCI患者向认知减退结局的转化率,探讨影响转归的因素 方法: 本研究分为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三个部分。 1.研究对象 在福州市台江区、仓山区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60岁以上老年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筛查出4192研究人群,包括1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412例糖调节受损患者,2606例非糖尿病人群。筛查MCI患者406人,其中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216例MCI患者构成队列人群,按每半年一次随访计划,包括基线,共完成4次访视。 2.研究方法 ①基线调查 419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符合纳入标准,进行预约时间调查。MCI诊断参考2006年欧洲阿尔茨海默病(AD)协会制定的MCI诊断程序及标准,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研究人群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筛查出MCI者406人。60岁以上非糖尿病患者,在其体检日按照体检要求及程序进行常规体检及相关检查,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了解不同糖代谢状态,不同的老年年龄亚组,糖化血红蛋白(Alc)与MCI的关系。比较OGTT和Alc两种标准判定的不同糖代谢状态与老年认知功能变化的一致性关系。 ②病例对照研究 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选择MCI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和对照采用等比匹配方法进行选取。按照前述标准入选患 MCI者216人。对照年龄与病例年龄在±2岁,性别相同,文化程度一致,无严重躯体疾病能完成神经心理测验,上述记忆、认知等检查均正常,入选216人。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疾病史及血清生化指标对T2DM-MCI发生的影响作用。 ③队列研究 216名老年2型糖尿病MCI患者,按计划,每半年随访一次,分别于2014年12月、2015年6月、2015年12月,共完成三次的访视。cox回归模型分析老年T2DM患者发生认知减退转化的预测因素。 ⑤实验室检查 对全部受试者抽取静脉血,检测相关血生化指标。所有指标均设正常对照进行群组比较研究。对所有受试者采用MMSE、MoCA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 ⑥统计分析 建立数据库,分别由两个研究生进行数据录入和核查。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法(ANOVA)进行组间比较;非正态分布资料进行log转换。采用多变量调整后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确定A1c是否独立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队列研究中随访资料计算发病密度,以及转化为认知减退的RR值(95%CI);采用 Log-rank检验进行认知减退转归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社区老年人群MCI发生率9.7%,T2DM组MCI者216人,占18.4%;糖尿病前期组MCI者33人,占8.0%;正常糖代谢组MCI者157人,占6.0%(P<0.001)。 2.2型糖尿病(T2DM)、糖调节受损(IGR)、正常糖代谢(NGT)三组受试者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MMSE评分、MoCA评分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MCI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包含变量有:年龄、文化程度、A1c、LDL-C、吸烟史、卒中史。 4.在非糖尿病患者中,HbAlc每升高1%,MCI的发生风险增加40%,但校正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后,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OR值及95%CI是1.32(0.89-1.85)。在2型糖尿病HbAlc≤7%的患者中,HbAlc每升高1%,MCI的发生风险增加41%,但同样校正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不存在,OR值及95%CI是1.01(0.87-1.15)。但是在2型糖尿病HbAlc≥7%的患者中,即使校正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后,HbAlc每升高1%,MCI的发生风险依旧增加28%,OR值及95%CI是1.28(1.02-1.71)。 5.校正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后,Alc的异常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但是OGTT后2小时血糖异常与认知功能并没有显示出相关性。 6.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MMSE、MoCA得分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HbAlc每升高1%,MMSE、MoCA得分分别减少0.21。 7.不同亚组中糖化血红蛋白与MMSE、MoCA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尽相同。不论男女、糖尿病病程,受教育程度,糖化血红蛋白与MMSE、MoCA得分之间存在负相关。但是年龄超过80岁组,HbAlc与MMSE、MoCA得分相关性不复存在(n=215;OR=1.019;95%CI=0.968?1.099;p=0.251)。 8.老年2型糖尿病MCI认知减退率为16.51/100人年,而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正常的受试者认知减退率为5.75/100人年,两组观察对象转化为认知减退结局的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3,P<0.01)。 9.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龄、女性、较低文化程度、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史、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 MCI认知减退率的危险因素。 结论: 1.福州台江区、仓山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存在较高 MCI发生率,其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MCI的发生率更高。 2.横断面研究显示:不论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A1c、LDL-C、吸烟史、卒中史是MCI发生的危险因素。 3. Alc与空腹血糖异常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有统计学意义。OGTT后2小时血糖异常与认知功能并没有显示出相关性。 4.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A1c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但却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临床中评估认知功能,应该同时关注其他的危险因素如年龄、糖尿病病程、受教育年限、高血压以及其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年龄超过80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A1c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性被削弱。 5.老年2型糖尿病MCI认知减退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正常人群,需给予足够的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