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大鼠角膜病变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
【6h】

糖尿病大鼠角膜病变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1研究对象:

1.2主要试剂:

1.3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主要溶液、试剂的配制方法:

2.3 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基本操作:

2.4 角膜知觉测量的基本步骤:

2.5 组织病理学HE的基本步骤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NTF、NGF和IGF-1的表达

2.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血糖、体重变化情况

1.1 模型建立

1.2 血糖变化

1.3 体重变化

2.角膜知觉测定结果:

3. 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病理

4.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CNTF,NGF和IGF-1在角膜中的表达量

讨论

1.糖尿病大鼠角膜病变模型的构建。

2. 糖尿病大鼠角膜知觉的变化及意义。

3.糖尿病大鼠角膜HE染色的变化及意义。

4.糖尿病大鼠角膜病变中NGF,IGF-1和CNTF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

5. 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糖尿病角膜病变治疗的新方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角膜病变模型,研究相关神经营养因子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8)和糖尿病组(n=18),根据观察时间每一组分为8周(n=6)、10周(n=6)、12周(n=6)三个亚组。糖尿病组中,腹腔大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注射。模型构建成功后,每两周分别测糖尿病组及正常组血糖变化情况,用角膜知觉检测仪测量角膜知觉的敏感性;于造模后8周、10周、12周分别对糖尿病组和正常组大鼠眼球进行取材,应用HE染色检测大鼠角膜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鼠角膜组织中CNTF、NGF和IGF-1随糖尿病病程的变化趋势。
  结果:
  1)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的体重与造模前相比未见明显增加(P>0.05)。
  2)糖尿病组的角膜知觉于前6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于第8周发现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角膜知觉开始出现减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糖尿病组8周与10周相比,10周与12周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角膜HE染色可见对照组大鼠角膜上皮细胞层数分明,排列紧密,基底膜完整,角膜上皮及基质均未见水肿;糖尿病组8周时,角膜上皮细胞排列轻度紊乱,上皮水肿;糖尿病组10周时,角膜上皮细胞形态异常,排列紊乱,角膜水肿;糖尿病组12周时,角膜上皮细胞稀疏,细胞层数较正常组明显减少,角膜水肿明显,部分上皮损伤脱失。
  4)qRT- PCR检测结果发现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CNTF表达逐步下降(p<0.05),但角膜上皮出现原发损伤脱失时可反射性上升(p<0.05);糖尿病组NGF于第8周无明显变化(p>0.05),于第10周和12周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而IGF-1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相比在8周时略有升高(p<0.05),但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其表达量在10周及12周逐步下降(p<0.05)。
  结论:相关神经营养因子CNTF,NGF,IGF-1在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随着病程的发展,表达逐步降低,使角膜失去正常的营养供应而发生病理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