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6h】

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选题背景

2研究进展

3理论基础

3.1生态旅游学理论

3.2景观生态学理论

4研究方法

4.1调查研究法

4.2比较研究法

4.3层次分析法

4.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

5研究流程

第二章森林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1森林旅游资源的涵义

2森林旅游资源的特点

2.1生态优越性

2.2物种多样性

2.3文化独特性

2.4科普教育性

2.5功能多重性

2.6分布地带性

3森林旅游资源的分类

3.1森林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3.2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依据

3.3森林旅游资源分类

4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4.1评价方法的选择

4.2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分析

1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2.1旅游观念落后

2.2基础设施薄弱

2.3缺乏科学规划

2.4经营模式单一

2.5缺乏法律保障

3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3.1类型多样,品位较高

3.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3.3组合较好,有所重复

4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分析

4.1国内市场空间结构

4.2入境市场空间结构

第四章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1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1.1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Strengths)

1.2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Weaknesses)

1.3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Opportunities)

1.4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挑战(Threats)

2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3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意义

3.1有利于福建省生态强省的建设

3.2有利于福建省旅游强省的建设

3.3有利于福建省林业强省的建设

4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4.1保护优先原则

4.2突出特色原则

4.3强调参与原则

4.4突显生态原则

4.5综合开发原则

5福建省森林旅游功能分区

5.1闽南滨海商贸文化森林旅游区

5.2闽中商务历史文化森林旅游区

5.3闽西客家红色文化森林旅游区

5.4闽北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旅游区

5.5闽东山海畲乡文化森林旅游区

6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分类开发

6.1海滨森林旅游区——以东山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6.2山野森林旅游区——以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6.3城郊森林旅游区——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6.4城区森林旅游区——以泉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6.5环湖森林旅游区——以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第五章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1生态教育是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2规范管理是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3科学规划是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4健全法制是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

5多元投资是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力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既有科学的理论价值,又对福建省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学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层次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概括了国内外森林旅游研究进展,论述了森林旅游资源的涵义和特征,以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为依据,对森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构建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详细分析了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市场分析;阐述了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条件、指导思想及原则,并将福建省森林旅游分为5个功能区,即闽南滨海商贸文化森林旅游区、闽北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旅游区、闽中商务历史文化森林旅游区、闽东山海畲乡文化森林旅游区、闽西客家红色文化森林旅游区;对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发,分析了不同类型森林旅游区的特点、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的差异,海滨森林旅游区可开发成为以海滨海岛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旅游区;山野森林旅游区可开发成为以山地森林科普健身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旅游区;城郊型森林旅游区可开发成为以城市居民城郊度假游乐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旅游区;城区森林旅游区可开发成为以城区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旅游区;环湖森林旅游区可开发成为以水域体育欢娱为主要功能的森林旅游区。最后本文提出了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