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6h】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1.1 试验目的

1.2 病例诊断和纳入标准

1.3 入选病例一般资料

1.4 研究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疗效评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临床研究结果

2.1 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2.2 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2.3 对患者血脂的影响

2.4 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5 临床疗效

2.6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糖尿病与DR

3.2 现代医学对DR的认识

3.2.1 现代医学对DR发病机制的认识

3.2.2 现代医学对DR的治疗

3.3 祖国医学对DR的认识

3.4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DR的中医理论基础

3.5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DR患者的疗效评价及机理的探讨

4 存在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近况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我国第三界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分期标准,且中医辨证明确为气虚血瘀型。将入选的60例单纯型D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则基本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肠溶阿斯匹林片治疗,每次100mg,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作用的加味补阳还五汤(药物组成:生黄芪50g,当归12g,赤芍15g,地龙10g,川芎15g,桃仁15g,蒲黄10g,田七5g,牛膝15g,甘草6g)治疗,每日1剂,分2次服。8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液流变学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变化。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56只眼,显效6只眼,有效40只眼,无效10只眼,总有效率82.14%;对照组57只眼,显效2只眼,有效27只眼,无效28只眼,总有效率50.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主要血液学指标: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甘油三酯(TG)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虽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3)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对照组仅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四项指标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血沉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
   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有效地减少单纯型DR患者眼底微血管瘤,促进眼底渗出、出血的吸收,改善患者的视力,其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组,该作用可能与其改善单纯型DR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