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舍伍德·安德森与施蛰存在弗洛伊德主义影响下之比较研究
【6h】

舍伍德·安德森与施蛰存在弗洛伊德主义影响下之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文详细摘要

英文详细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Freudianism

1.2 Sherwood Anderson

1.3 Shi Zhecun

1.4 A Brief Survey of Previous Research

Chapter Two Freudianism and Its Influence upon Literature

2.1 Brief Introduction to Freudianism

2.2 The Freudian Influence upon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The Assimilation of Freudianism

3.1 Anderson's Assimilation of Freudianism

3.2 Shi Zhecun's Assimilation of Freudianism

Chapter Four Text Analysis of the Two Writers

4.1 The Theme of Se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sis

4.2 The Them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onsciousness and the Unconscious

4.3 The Theme of Sexual Repression

4.4 The Themes of Dream and Daydreaming

4.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ream-of-consciousness Technique

Chapter Five Peculiarities of the Two Writers' Psychoanalysis

5.1 Anderson's “Epiphany”

5.2 Shi Zhecun's Arom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Conclusion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在上世纪初,弗洛伊德主义席卷了整个欧美文化界,20年代传入中国,东西方文化界开始形成颇具规模的接受大潮。在这一大潮中,舍伍德·安德森和施蛰存作为美中这一时期有影响的作家,均批判地接受了这一理论,并灵活地运用于自身的文学创作之中,成为开创各自现代派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本文拟就两位作家在接受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异同作一文本对比分析。 在主题上,两位作家均将其性本能说,无意识决定论,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及梦的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刻画人物潜藏在意识之下的无意识心理,并置放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而不是仅从生理学或病理学的角度进行心理分析,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广度和表现力;在手法上,为更真实透彻地反映人物的心理潜流,两位作家均有意识地采用了意识流这一部分源自于弗洛伊德主义的写作技巧,更加自如、自然地展示了人物的复杂的内心冲突。 当然,作为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两位作家,在创作中也展示出了东西方文学不同的传统特色。安德森运用了西方短篇小说中广泛使用的写作技巧----“顿悟”,展示了凡俗人生中瞬间的美,而施蛰存则将中国旧小说尤其是宋元话本小说文体及自身的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的修养融入其小说创作中,营造出颇具诗意的优美意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