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互联网对国家军事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6h】

国际互联网对国家军事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第1章绪论

第2章国家军事安全涵义的界定

2.1安全的含义

2.2国家安全的含义

2.3国家军事安全含义

2.4国家军事安全的地位与本质

第3章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给国家军事安全带来的机遇

3.1开启民智,传播和平理念

3.2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世界多极力量的崛起

3.3搭建平台,促进世界的军事良性合作

3.4深化全球化,改善军事安全环境

第4章国际互联网发展给国家军事安全带来全新挑战

4.1互联网的技术的应用,国家军事安全环境面临着复杂化

4.2信息化社会的转型,国家军事安全的功能面临着全面调适

4.3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国家军事安全体制面临着全面而急剧的建构

第5章互联网时代中国国家军事安全战略

5.1世界各主要国家军事安全战略调整及其启示

5.2互联网时代中国国家军事安全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国家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类活动中所追求的一个基本的价值,是一国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面临的永恒的课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际互联网技术它所营建的“无疆界电子空间”正在以无形的方式深入到各个主权国家之中,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将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纳入其经纬,深刻彻底地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面貌,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导致威胁国家军事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同时信息网络本身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未来战争将大大不同于传统战争,国家军事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围绕这一主题,本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对安全、国家安全、国家军事安全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阐述。 本文认为,在信息化时代,国家军事安全是指国家以军事力量为主、辅以其它手段,消除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破坏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各种反政府、反社会的行为与状态,捍卫国家安全与稳定,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家军事安全的地位与实质,指出尽管在互联网时代里,国家军事安全依然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国家军事安全依然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指出国家军事安全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体,国家军事安全的实质在于防御性,指出真正意义上国家军事安全并不是单纯武力的强大与侵略,维护国家军事安全,军事手段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手段,解决国家军事安全或国家安全仍需要的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第二部分,论述了互联网的发展给国家军事安全所带来的机遇。 本文从国际互联网的积极影响方面阐述了当代迅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给国家军事安全所带来的机遇,说明了由于国际互联网具有强烈的带动性、渗透性和扩散性,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造着所有的社会单元,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格局,改变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乃至战争的方式,从而极大地推进着人类的福利,使国家军事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阐述了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开启民智,传播和平理念。 其次,从国际国家军事安全关系角度阐述了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世界军事合作的发展。 再次,阐述了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给各国新军事变革带来跨越式发展机会。 最后,阐述了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深化全球化,改善国家军事安全环境。 第三部分,论述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给国家军事安全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给新时代的国家军事安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也给国家军事安全带来全新的挑战。 第一,论述了互联网的技术的应用,国家军事安全环境面临着复杂化。 第二,论述了信息化社会的转型,国家军事安全的功能面临着全面调适。 首先,从军事功能角度阐述信息化战争功能的调适,阐述了互联网发展使人类面临着信息化战争的挑战。 其次,从军事安全的非军事功能角度阐述了国家军事安全面临着非军事安全功能的调适。 第三,从国家军事安全的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给国家军事安全体制所带来急剧的转型的挑战。 第四部分阐述互联网时代中国国家军事安全的战略。 第一,论述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安全战略调整。 第二,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具体情况,对互联网时代所带来国家军事安全问题的一些思考,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总之,本文的论证总体思路主要是坚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出发,具体以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比较分析、演绎推理等方法,通过对国际互联网发展特点的剖析、对网络时代的前后国家军事安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论证了国际互联网发展给国家军事安全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并对互联网时代中国维护国家军事安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