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以来我国重复建设问题的历史考察(1949—2008)
【6h】

建国以来我国重复建设问题的历史考察(1949—2008)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重复建设的内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重复建设内涵的界定

一、宏观层次

二、微观层次

三、形成机制层次

第二节投资与投资体制的内涵

一、投资概念的内涵

二、投资体制的内涵

三、投资与投资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我国学者关于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第二章我国重复建设问题的历史演进及效应分析

第一节我国重复建设问题的演进轨迹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下重复建设问题的演进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复建设问题的演进

第二节我国重复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分析

一、企业生产规模不经济,行业集中度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产能过剩,效益不断下降

三、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地区失去自身发展比较优势

四、造成整个社会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

五、三大产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其中工业内部产品结构失调

六、容易诱发形成金融危机,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章我国重复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复建设问题的成因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体制的内在弊端与不合理的改革

二、条块分割严重的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体制

三、中央政府决策的失误

第二节改革开放后我国重复建设形成的原因

一、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依旧是重复建设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地方政府内在利益驱使诱致地方重复建设的形成

三、市场机制尚未完善

四、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与退出机制的缺失

第四章治理我国重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从制度上预防重复建设的形成

一、改革审批制度,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二、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三、健全政府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起投资风险责任追究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与改善中央的投资宏观调控水平

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第二节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根除地方政府投资膨胀机制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

二、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二者财权与事权的划分

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构建起区域间的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

第三节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产权治理结构

第四节进一步深入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所谓的重复建设就是相同的产品、产业在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间进行重复的投资行为。重复建设并非都是不合理的,它是中性的概念,可以分成“合理的重复建设”与“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两种类型。合理的重复建设有利于保持市场的竞争性,更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优胜劣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对经济危害很大,它将导致企业生产规模的不经济,缺乏国际竞争力;产能过剩,企业生产利用率低下,效益差;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使地区失去发展比较优势,以及给整个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然而,自建国以来这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却一直长期存在,难以彻底根除。通过对重复建设的历史考察研究及其不同时期下的成因分析可知: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地方政府内在利益投资机制、国有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失效、以及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这些因素都是重复建设形成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治理和防范“重复建设”主要思路有:第一,通过构建投资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投资体制,使投资主体能够做到对自身的投资负责,避免重复建设的形成:第二,重新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消除地方政府内在投资膨胀机制;第三,加快国有企业产权治理改革,通过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加强对国有资本投资的投资监督与约束;最后,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改革,使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源配置主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