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字“理”的修辞文化阐释
【6h】

汉字“理”的修辞文化阐释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理”语义的发展演变及其内在联系

第一节“理”语义系统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石加工之“理”与艺术之理的语义关联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N“理”作为文学语言审美特性存在的语义特征

第一节 N“理”作为文学语言审美感觉存在的语义特征

第二节 N“理”作为文学语言审美认知存在的语义特征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文学语境中的复合修辞范畴:“*理”和“理*”

第一节 神理

第二节 理趣

第三节 理法

第四节 理势

第五节 理气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不足之处

附录:建国以来国内研究“理”的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理”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最初的意思是“加工玉石”。后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其语义逐渐丰富起来,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文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理”范畴的语义演变是一个系统化的动态过程,新的语义是在原有语义的基础上吸取时代精华发展演变而成的。
   文学语境中,“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不同语境下的“理”既含有共同的语义分子,又存在区别性义素。实际上,“理”是古代文人综合言与意两大层面的多种因素对诗文等的创作规律、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提出的要求。
   “理”范畴同“神”、“气”、“势”、“趣”等其它范畴不但有结合的可能,而且它们所组成的复合范畴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进一步为我们展示了动态系统下的“理”语义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