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异特征及障碍因子诊断
【6h】

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变异特征及障碍因子诊断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3.1土地利用效益内涵

3.2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3.3土地利用社会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3.4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3.5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研究思路与内容

4.1研究思路

4.2研究内容

5数据基础及其来源

第一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背景与现状分析

1福建省土地利用背景分析

1.1自然地理条件

1.2社会经济条件

2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

2.2土地利用的多样性与集中性

2.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2.4土地集约经营程度

3本章小结

第二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综合评价

1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经济效益指标

1.2社会效益指标

1.3生态效益指标

2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

2.王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2.2指标权重的确定

2.3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3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分析

3.1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3.2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3.3土地利用社会效益

3.4土地利用生态效益

4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空间分异研究

1福建省各设区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

1.1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1.2指标权重的确定

1.3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2 土地利用效益城际差异研究

2.1土地利用效益的现状分析

2.2土地利用效益的聚类分析

3 土地利用效益空间分异及其成因分析

3.1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空间分异

3.2土地利用效益空间分异成因

4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效益障碍因子诊断

1 土地利用效益障碍度判定模型

2福建省各设区市土地利用效益障碍因子诊断

2.1土地利用效益障碍度

2.2 障碍因子分析

3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用地效益优化的土地利用策略

1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1.1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1.2坚持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的协同发展

2福建省土地利用策略

2.1提高土地集约经营度与发展土地规模经济并重

2.2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3促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2.4加强土地整理与复垦

3促进土地利用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3.1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

3.2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

3.3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效协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分析福建省土地利用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构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福建省1997~2007年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2007年9个设区市间的土地利用效益差异进行评价分析;建立障碍度判定模型,对影响土地利用效益的障碍因子作出诊断并加以深入剖析。结果表明:(1)1997~2007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速越来越快,各分项效益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综合效益趋势一致,生态效益则是在波动中上升;(2)2007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距明显,且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与经济效益水平关系密切,同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空间分异显著,整体看来闽东南沿海地区优于省内其他地区;(4)福建省各设区市中,多数设区市的土地利用效益主导障碍因子以经济因素为主,社会和生态因素均有涉及,在社会经济发达的厦门市则是以生态因素为主。最后,提出基于用地效益优化的土地利用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