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化性状和分子标记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6h】

生化性状和分子标记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1甘蔗生化育种实验

1.1.1供试材料及种植

1.1.2生化性状测定

1.2甘蔗分子育种实验

1.2.1供试亲本杂交、杂种F1种植及农艺性状调查

1.2.2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测定

1.2.3杂种F1遗传参数的估算

结果与分析

2.1甘蔗生化育种部分

2.1.1不同生长期各生化性状变化趋势及在品种间的差异

2.1.2不同生长期+1叶生化性状遗传和变异

2.1.3不同生长期生化性状与工艺成熟期经济性状之间关系

2.2甘蔗分子育种部分

2.2.1亲本基因组遗传差异分析

2.2.2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2.3亲本分子遗传距离与F1分离群体农艺性状之间相关分析93

2.2.4亲本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F1群体的农艺性状之间曲线拟合

讨论

3.1关于甘蔗生化育种

3.1.1不同生长期叶片生化性状的变化趋势

3.1.2不同生长期叶片生化性状遗传变异的启示

3.1.3不同生长期叶片生化性状与工艺成熟期经济性状之间关系

3.1.4用不同生长期生化指标预测工艺成熟期农艺性状的探讨

3.2关于甘蔗分子育种

3.2.1同工酶、RAPD技术与甘蔗亲本类群的划分

3.2.2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预测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该研究选择12个甘蔗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研究了7个+1叶生化性状在不同品种间的酶活性差异及在不同生长期的酶活性变化趋势.并应用统计学原理阐明不同生长期生化性状与甘蔗产量和蔗糖含量之间的关系.选择19个常用杂交亲本共配制了21个杂组合.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分析亲本基因组的遗传背景,并研究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F<,1>分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

著录项

  • 作者

    廖江雄;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陈如凯,李杨瑞;
  • 年度 200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甘蔗 ;
  • 关键词

    甘蔗育种; 生化性状; 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