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八种中草药中抗肿瘤活性物质体外筛选及其机制初探
【6h】

八种中草药中抗肿瘤活性物质体外筛选及其机制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1.前言

1.1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体外筛选

1.1.1抗肿瘤活性物质

1.1.2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方法

1.2抗肿瘤药物对癌细胞的作用机制

1.2.1细胞致癌机制

1.2.2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

1.3细胞凋亡的研究

1.3.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变化

1.3.2细胞凋亡检测方法与技术

1.3.3细胞凋亡的死亡信号传导途径

1.3.4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1.3.5姜黄素的诱导凋亡研究

1.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实验材料

2.1.2实验试剂

2.1.3主要实验仪器

2.2细胞培养及药物处理

2.2.1细胞接种和培养

2.2.2药物配制及处理

2.3细胞生长测定

2.3.1 MTT法检测

2.3.2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2.3.3细胞生长抑制测定

2.4细胞形态学观察

2.5活性物质对肿瘤细胞作用的机制分析

2.5.1各种活性物质诱导细胞凋亡的曲线绘制

2.5.2凋亡细胞DNA提取及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筛选结果

3.1.1 MTT法初测细胞活性结果

3.2不同活性物质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3.2.1生长抑制率测定

3.2.2细胞成活率测定

3.2.3不同活性物质对肿瘤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的影响

3.3不同活性物质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3.3.1形态学观察

3.3.2几种活性物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曲线

3.3.3肿瘤细胞DNA电泳结果

4.讨论

4.1活性物质的筛选

4.1.1活性物质的筛选方法的选择

4.1.2筛选材料

4.1.3 MTT筛选法参数的选择

4.2活性物质诱导肿瘤细胞SMMC-7721和SPC-A1细胞调亡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撰写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该实验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物质体外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首先用MMT法对芸香草、半边莲、蜜蒙花、甘草、地榆、柴胡、旱芹和莪术等8种中草药作用于癌细胞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浓度为1.0-1-5mg/ml的甘草乙醇浸提液(ESCG)、莪术乙醇浸提液(ESCC)和柴胡乙醇浸提液(ESCB)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肺癌细胞SPC-A1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加强,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成活率呈现下降趋势.在浓度1.0-1.5mg/ml时,6-12小时是ESCB和ESCG对肿瘤细胞的最佳抑制时间,而ESCC最佳作用时间则是在12-24小时.曲线抑制率的计算还表明:活性物质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更大地依赖于活性物质本身,而不是肿瘤细胞株.将1.5mg/ml ESCG、ESCC和ESCB分别作用于癌细胞,光镜下72小时内可见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