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夷山风景区松属植物主要有害生物种群规律研究
【6h】

武夷山风景区松属植物主要有害生物种群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研究背景

1.1昆虫种群消长规律研究的重要性

1.2松属植物的重要性

1.3武夷山市松属植物主要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状况

2.种群研究概况

2.1国内研究概况

2.2国外研究概况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毛虫种群消长规律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地自然概况

1.2供调查的树种

1.3调查方法

1.4数据处理方法

1.5数据来源

2结果与分析

2.1年度气象因子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的影响

2.2不同月份气象因子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的影响

3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武夷山风景区松墨天牛种群动态

1材料与方法

1.1标准地的设立与调查

1.2马尾松单株松墨天牛寄生量的调查

1.3松墨天牛成虫的诱捕

2结果与分析

2.1松墨天牛监测标准地的系统调查结果分析

2.2松墨天牛的林间监测

2.3林间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消长规律

2.4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消长规律与气象因子关系

2.5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消长规律与地理因子的关系

2.6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消长规律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3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武夷山风景区萧氏松茎象的发生与分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地自然概况

1.2标准地的设立

2结果与分析

2.1武夷山风景区萧氏松茎象的发生情况

2.2武夷山风景区萧氏松茎象的发生规律

3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武夷山风景区松林节肢动物多样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频振式杀虫灯诱捕

1.2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频振式杀虫灯诱捕结果

2.2时间序列上的群落多样性

3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武夷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旅游业是武夷山市的支柱产业,在武夷山风景区生态观赏林中,松属植物中马尾松林占到了70%,可见马尾松林在武夷山风景区景观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尾松也是武夷山市林产化工、制造纸浆、松香、人造板等林产工业的最主要原料,松属植物在武夷山市的经济建设和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武夷山风景区松属植物主要有害生物种群规律研究,进一步制定森林害虫系统管理对策,实现对害虫的可持续控制,将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如下: 1.从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与气象因子来分析。表明年均温度对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有显著的影响,武夷山地处闽北山区,年均温度高,有利于马尾松毛虫的越冬、生长发育和繁衍,有利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其次,有利于促进松林的生长,为马尾松毛虫发生和种群增长提供丰富的饲料和环境条件。湿度影响次之,主要表现在对马尾松毛虫实施生物防治的效果方面,进而影响马尾松毛虫的种群数量消长;降雨量的影响相对最小。 2.采用林间调查和FJ-Ma-02型引诱剂诱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松墨天牛在武夷山风景区的发生与分布,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是普遍分布,多集中发生为害单株濒死或枯死松树上,以及被马尾松毛虫为害后的局部林分,总体虫口密度较低,成虫在风景区一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和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两次高峰期诱捕到的成虫占总诱捕量(125头)的89.2%。结果还表明松墨天牛成虫捕获量与月均温度显著的相关性;阳坡样地的松墨天牛发生量比阴坡的大;郁闭度和植被覆盖度与松墨天牛的发生量成负相关关系。 3.林间调查表明,萧氏松茎象在武夷山风景区水帘、大红袍、大王亭、一曲附近以及一线天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分析表明.萧氏松茎象的发生与坡位、马尾松的胸径、地被物覆盖率以及40a生以下的松树之间有很大关系,不同的坡位间马尾松林的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坡受害最重,下坡受害程度最轻,胸径在21-60cm之间的松树和40a生以下的松树与萧氏松茎象幼虫虫口密度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4.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测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类群,共诱集到13目81科共55817号标本,其中马尾松毛虫成虫数量为73只;所诱捕昆虫的所有目中科数最多的是鞘翅目,为23科,占所有诱捕昆虫总科数的28.40%;从个体数量来看,鳞翅目数量最多,为41834只,占所有诱捕昆虫数量的74.9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