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个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6h】

三个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植物类病变的研究进展

1.1 植物类病变的概念

1.2类病变突变体的发生机理和类型

1.3类病变发生与环境的互作

2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研究进展

2.1细胞死亡类型

2.2 生物发育中普遍存在PCD

2.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异同

3水稻类病变的研究进展

3.1水稻类病变的抗病性鉴定与遗传研究

3.2水稻类病变坏死与抗病的机制研究

3.3利用类病变突变体获得水稻广谱抗病基因

4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三个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2.1材料与方法

2.1.1 遗传分析群体的建立

2.2.1种植

2.3.1调查与统计分析

2.2结果与分析

2.2.1 lrd-a的表型及遗传分析

2.2.2 lrd-b的表型及遗传分析

2.2.3lrd-c的表型和遗传分析

2.3讨论

第三章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3.1.2方法

3.2结果分析:

3.2.1 SSR多态引物的筛选

3.2.2 lrd-a(t)、lrd-b(t)和lrd-c(t)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

3.2.3 lrd-a(t)基因的连锁标记及初步定位

3.2.4 lrd-b(t)基因的连锁标记及初步定位

3.2.5 lrd-c(t)基因的连锁标记及初步定位

3.3讨论

3.3.1 SSR标记定位基因的效率

3.3.2关于定位群体的构建

3.3.3类病变坏死的发生机制的推测

3.3.4三个类病变体定位的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溶液的配制

致谢

展开▼

摘要

类病变是指植物在没有明显的逆境、损伤或病原物侵害时,植物叶片上自发地形成坏死斑,因其症状与某种病原物侵染的坏死症状非常类似,因此称为类病变。植物类病变是目前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了解植物细胞发育与凋亡、植物抗病与抗逆防卫系统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在转基因水稻后代中发现的3个水稻类病变突变体为材料,分别暂命名为:lesion resembling disease-a(lrd-a(t)),lesion resembling disease-b(lrd-b(t)),lesion resembling disease-c(lrd-c(t))为材料,在表型观察和遗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这3个突变体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研究,为进一步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lrd-a(t)突变体能够正常抽穗开花和结实,株型及结实率与正常株近似,但突变体成熟叶片叶尖出现褐化,逐渐干枯,并向叶片中部延伸。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以lrd-a(t)和93-11杂交F2群体中突变个体作为初步定位群体,采用已报道的SSR标记将lrd-a(t)初步定位在3号染色体的RM15326和RM15441两个标记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0cM和4.0 cM 2、lrd-b(t)突变体植株早期生长发育与野生型近似,抽穗后,叶片、茎出现较密的锈斑,叶片由绿转黄,部分植株后期整株死亡,结实种子不饱满,但能正常发芽。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也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该突变体基因lrd-b(t)被定位在水稻第8染色体的标记 NSSR0808和NSSR082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2cM和5.4cM。 3、突变体Ird-c(t)叶斑点状,成熟期穗部枝梗及谷粒亦表现点斑。遗传分析显示lrd-c(t)突变体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目前对lrd-c(t)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仍在进行中。

著录项

  • 作者

    张丽芬;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锋;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病害;
  • 关键词

    水稻; 类病突变体;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