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治理视域下的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实践困境与出路研究——以福建山区Y县为例
【6h】

公共治理视域下的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实践困境与出路研究——以福建山区Y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综述

1.4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2 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理论基础及动因

2.1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相关概念界定

2.2绩效问责理据:公共治理理论

2.3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制实施的动因

2.4本章小结

3 公共治理视域下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实践探索 ——以福建山区Y县为例

3.1国内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实施概况

3.2福建Y县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实践探索

3.3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制约因素

3.4本章小结

4 国外公务员绩效问责经验的梳理与借鉴

4.1国外公务员绩效问责经验梳理

4.2国外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实施与借鉴

4.3本章小结

5 以公共治理理论推进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制的路径

5.1重塑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价值理念

5.2深化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制度改革

5.3培育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行政生态

5.4完善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操作技术

5.5理顺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利益关系

5.6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随着西方国家的绩效化政府运动和自身面临不断增加的挑战而进入到了以追求公共产出最大化、公共服务最优化和社会回应最强化的绩效管理改革阶段。基层公务员处于公务员队伍金字塔的底座,向下植根于群众,向上支撑着决策层的运转,其稳固与否影响着整座金字塔的牢固程度。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中行政效率低下、公共服务精神缺失、工作消极懒散、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绩效问题日益突出,已构成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引入绩效问责这一制度工具推动,在基层公务员管理中落实绩效责任并构建相应的问责机制,是我国行政问责的现实迫切需要,将赋予行政问责制新的“增长点”。
  本研究以此为思考起点,运用资料分析法、规范性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基层公务员为样本,在肯定公务员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在理论上共通、功能上耦合的基础上,以福建山区Y县为例,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由点到面分析了我国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制实施动因及成效,深入剖析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制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理念层面的羁绊、制度层面的制约、行政生态的缺失、技术操作的缺陷和利益关系的阻挠是造成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陷入实践困境的制约因素。借鉴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实施绩效评估问责的有益元素,提出推进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制建设的具体路径——重塑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价值理念;深化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制度改革;培育公务员绩效问责的生态土壤;完善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技术系统;理顺基层公务员绩效问责的利益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