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闽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
【6h】

福建省闽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小城镇建设特点

1.3.2 国内小城镇发展现状

1.3.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模式及研究概述

2.1相关理论

2.1.1田园城市理论

2.1.2卫星城理论

2.1.3 灰色区域理论

2.1.4 新城镇运动理论

2.1.5 自中心发展理论

2.2相关模式

2.2.1推拉模式

2.2.2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

2.2.3内生动力推动

2.2.4外生动力推动

2.2.5结构动力推动

3闽北地区现状分析

3.1自然资源

3.1.1 土地资源

3.1.2旅游资源

3.1.3 水利资源

3.1.4 森林资源

3.1.5矿产资源

3.2产业结构

3.3交通条件

3.3.1航空

3.3.2铁路

3.3.3公路

3.3.4水路

3.4农村基本情况分析

4 闽北地区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闽北地区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4.2 原因分析

4.2.1农村人力资源因素

4.2.2政体因素

4.3福建省小城镇建设政策研究

5 案例分析及对策研究

5.1 止马镇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5.1.1基本情况

5.1.2主要做法和经验

5.1.3启示

5.2 闽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5.2.1政府引导、民众参与,共同完成规划编制

5.2.2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

5.2.3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5.2.4坚持发展绿色工业

5.2.5 控制房价,巧用政策,集聚人口。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小城镇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扩大内需有重要作用。它将有效拉动旅游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文章从小城镇建设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对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分析了国内外对小城镇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国内的研究注重于理论指导,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政策进行解读分析,研究出很多意见和建议。但是理论形式居多,联系实际较少,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性意见不多。提出的对策多为政府如何投入、如何引导、如何招商等问题,对于群众的思想及需求研究的较少。拟出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探讨了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理论和灰色区域理论;对闽北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域位置分布、自然气候条件、以开发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概况介绍,在深入调查闽北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通过各项案例研究,止马镇小城镇建设在建设发展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展开分析,从而对闽北地区小城镇建设过程上给出指导性建议,止马镇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经验,一是主抓控制房价,集聚人口,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二是再抓招商引资,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工作岗位;三是配套强镇区医疗、教育(含职业技术教育)及各社会公共资源的建设。得出闽北小城镇建设的启示,一是规划先行,让群众参与其中;二是利用低房价吸引周边村民入住,形成镇区人口的集聚;三是引进农口绿色产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四是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五是转变管理方式,协调经济发展;六是成立小城镇建设监督管理协会,依靠群众力量。最后指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①政府引导民众采用,共同完成规划编制;②发展特色农村旅游业;③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④坚持发展绿色工业;⑤控制房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