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实证分析——以福建为例
【6h】

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实证分析——以福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相关概念界定

1.4可能的创新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国外研究综述

2.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3简要评述

3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理论依据

3.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3.2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3.3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4发达国家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和启示

4.1发达国家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

4.2发达国家经验对福建的借鉴和启示

5福建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分析

5.1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5.2合作社参与科技推广取得的主要成效

5.3合作社参与科技推广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6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实证分析

6.1调查数据的统计描述

6.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运用

6.3 AHP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6.4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7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7.1主要研究结论

7.2完善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大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毋庸置疑是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型农村经营组织形式,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农民合作社发展,也对有效推进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应用,以及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目前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政府职能部门、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特派员等多种主体,以这些主体为基础衍生出的多种推广模式并存,但总体上,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仍存在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模式的辐射效应差,特别是农民参与度偏低,农业科技需求与研发、推广严重脱节的弊端,此外机制、政策、人才、资金等一系列因素的不完善不健全也制约着福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而以实现农民利益为宗旨的农民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社在技术选择、推广成本、推广效果和农民参与度等几个方面都比其他推广主体更具优势,因此本文将福建的农民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对合作社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索建立并完善以合作社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这也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农业科技推广重要的目标导向和任务,不仅有助于为合作社营造良好的科技推广环境,也有利于完善福建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相关机制,对福建省整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具有促进作用。
  这篇文章总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资料,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界定相关概念和简要概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简要概述目前国内外关于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动态;第三,列举了几点农民合作社参与科技推广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第四,对国外农民合作社的几类典型的科技推广做法进行分类和阐述,并总结出对福建省农民合作社今后发展的启示;第五,在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和实际调研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福建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其中包括福建合作社参与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和特点、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第六,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出技术因素的投入对于福建合作社收入的影响和作用,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效率影响因素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对其中若干个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目前福建农民合作社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实效进行评价;第七,根据前面几个章节的研究内容,总结出相关的六个结论,并且根据结论和针对目前福建农民合作社参与科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从体系建设、政策环境、资金扶持、闽台合作和人员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提出能够完善农民合作社参与的科技推广模式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