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6h】

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农产品物流是缓和农产品供需矛盾的关键,与其他物资的物流活动相比较而言,农产品物流是我国物流领域的薄弱环节。农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生物特性,导致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买难卖难矛盾突出。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益,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必要损耗对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送中心合理的选址能够产生规模效益,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在深入考虑区域优势和农产品种植优势的情况下,选取福建省粮食、油料、茶叶、园林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首先研究农产品的供需资源空间分布特性,然后以此为基础,采取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农产品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决定性因素,为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提供有理的科学依据。通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数学模型,在对选址标准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选出若干个备选地址,最后结合LINGO11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确定福建省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对未来福建省农业、特别是农产品物流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首先,供应量和需求量的界定。本年度的进口量、上年末的库存量和本年度的生产量共同构成了农产品年度供给。农产品的库存量受到仓库总容量的限制和其进口量相对比较小等原因,使得本年产量所占的比重最大,是主要的供给来源。因此,本文中的供应量就是产量。由于现有的统计年鉴中与物流相关的指标只有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其它的指标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研究过程中,有学者直接用货运周转量或者是货运量取代物流需求量,但物流需求量并不等同于货运周转量;也有学者在计算的过程中不同地区采用一样的系数,但这样掩盖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本文通过恩格尔修正系数对各地市农产品需求量进行计算,更加符合实际。
  其次,利用趋势分析法研究区域内农产品供需在空间上的趋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区域内农产品的供需总体上在某个方向上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进而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区域内农产品的供需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的供需在空间上都呈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也就是说都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为了更好地指导未来农业的有效发展和掌握市场的方向,采用GWR模型分析影响区域内农产品供需条件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农产品生产并不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可能更大地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日照时间、降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农产品的需求受城镇化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其中,城镇化水平对需求的影响是负相关关系的,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起的作用是正相关的。
  最后,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过程比较繁琐,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当前农产品物流供需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其驱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产品物流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数学模型。中心思想是以将各个备选配送中心逐步代入目标函数中其结果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为判断标准,最后决定要不要选择该备选配送中心,模型中用整数变量表示各类选择,用连续变量表示工厂的生产能力以及各种资源的分配等等,用约束条件表示物流均衡关系和供需关系等。综合考虑选址的各种因素,充分应用GIS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建立了选址量化的标准,找出了11个备选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采用LINGO11软件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代入相关的数据,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求解程序,运行结果表明在南安市进行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所耗费的建设总成本是最小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