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省县域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实证
【6h】

福建省县域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实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2 相关文献述评

2.1 关于农民消费水平的研究

2.2 关于农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2.3 关于空间计量模型应用现状的研究

2.4 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发与借鉴

3 福建省农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3.1 福建省农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分析

3.2 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分析

4 福建省县域农民消费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

4.1 收入因素

4.2 价格因素

4.3 产业结构因素

4.4 教育因素

4.5 经济发展水平

4.6 福建省农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检验

5 实证分析

5.1 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5.2 空间权重的选取

5.3 空间面板模型的构建

5.4 福建省县域农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

6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

6.2 对策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刚开始的“十三五”规划时期,中央指出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要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实现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我国农村人口总数为60346万人,占我国总人口数的43.9%,农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中央已经连续多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聚焦农村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研究农民消费水平,以便政府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经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我国重要的出海口。但是福建省又是一个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沿海省份,因此以福建省县域农民为对象,对其消费水平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代表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2002年~2015年福建省农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分析福建省农民的消费水平现状和消费结构现状,了解福建省农民消费的变化规律和现状特点;(2)在国内学者关于农民消费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农民的消费现状,采用皮尔森相关性检验,寻找可能影响福建省县域农民消费水平的因素;(3)采用2005年~2014年福建省6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对福建省县域农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寻求提升福建省县域农民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近年来福建省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其消费水平也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这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2)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依然居于首位,但恩格尔系数是逐渐下降的,表明福建省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居住和交通通信是农村居民除了食品支出之外最大的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不断增加,衣着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较小,文教娱乐和其他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仍属于生存型消费结构;(3)福建省县域农民消费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并且其空间效应在不断加强;(4)各县域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会促进本县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还会促进其他相邻县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5)各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既不会促进本县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会促进其他相邻县域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