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微泡介导基因治疗下肢血管闭塞的实验研究
【6h】

超声微泡介导基因治疗下肢血管闭塞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节白蛋白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制备及显影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第二节超声及微泡对基因和组织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第三节超声微泡介导报告基因转染骨骼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第四节微泡介导VEGF基因治疗下肢血管闭塞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靶向声学造影响剂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参研项目及申请专利等

展开▼

摘要

探索白蛋白超声微泡造影剂制备的最佳条件,并对其增强兔肾显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验证。探讨不同超声强度破坏微泡对绿色荧光蛋白质粒(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和小鼠骨骼肌组织的作用,以确定微泡介导基因治疗的超声辐照条件。探讨超声破坏微泡对小鼠骨骼肌β-半乳糖苷酶(β-galatosidase,β-gal)报告基因转染效率的影响。探讨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治疗兔下肢血管闭塞的可行性。 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白蛋白微泡造影剂浓度、直径均可满足超声微泡造影剂的要求,并可显著增强兔肾二维、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显像,是一种较理想的超声微泡造影剂。一定强度的超声及超声破坏微泡后对GFP质粒结构无明显的损害。1MHz1.0-2.0W/cm2的超声能量是介导基因治疗的较理想超声条件。超声破坏微泡可促进报告基因β-gal在骨骼肌组织的转染,是一种新型基因转移方法。用超声微泡介导VEGF基因转染,可明显促进缺血骨骼肌的血管新生和侧枝循环建立,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