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椎体骨内压变化及临床意义
【6h】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椎体骨内压变化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全文结论

论文图片资料

参考文献

综述一:椎体骨内压的测量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椎体骨内压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27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平均67.96岁)。急性骨折患者(骨折至手术时间3周以内)18例,慢性骨折患者(骨折病程大于3周)9例,接受Sky后凸成形术治疗。术中测量骨折椎体及下一邻近正常椎体的骨内压;选用一根空芯穿刺针连接传感器,在C臂X光机引导下经椎弓根途径进入椎体后1/4来测量骨内压,记录静态椎体骨内压为初始静态压。在对侧,骨折椎体用另外一根空芯穿刺针在C臂X光机引导下经椎弓根基底途径进入椎体,作为骨水泥注入途径。观察术中骨折椎体的骨内压变化情况,注意观测整个手术过程的骨内压峰值;记录手术结束时(骨水泥注射完毕至少10分钟后)的骨内压值;术中最大升高值为术中峰值压减去静态压,手术减压值由初始静态压减去手术结束时的骨内压;同时观察骨水泥的渗漏情况。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缓解情况。 结果:所有手术都顺利完成;52/55椎体顺利完成术中椎体内压的测量。正常椎体(对照)的初始静态压(18.24±15.84)mmHg(范围8~36mmHg);术中峰值是(31.33±19.75)mmHg,范围(14~60 mmHg);术毕骨内压是(15.67±11.15)mmHg,范围(7~30)mmHg。骨折椎体的初始静态压(31.19±22.23)mmHg(范围10~51mmHg);术中峰值是(57.81±48.95)mmHg,(范围19~123mmHg);术毕压力是(21.93±20.48)mmHg(范围5~46mmHg)。同正常对照椎体骨内压相比较,骨折椎体骨内压增高,统计学显示有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明显,VAS从(9.48±1.31)分降到(2.57±2.20)分。术前VAS同骨折椎体骨内压的关系:r=-0.26;术后VAS降低值与术毕椎体骨内压下降值的关系:r=-0.045;都表示有很小的相关关系,而不是直线关系。新鲜骨折组中:手术减压值≥10mmHg组,VAS降低(6.33±4.08)分;手术减压值<10mmHg组,VAS降低值(7.17±0.80)分;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慢性骨折组中:手术减压值≥10mmHg组,VAS降低(5.75±4.04)分;手术减压值<10mmHg组,VAS降低值(7.25±0.98)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外漏组8个椎体,骨内压基础值(28.63±27.56)mmHg,术中升高值(18.38±32.48)mmHg,术毕降低值(7±10.58)mmHg;无骨水泥外漏组23个椎体,骨内压基础值(32.09±20.49)mmHg,术中升高值(29.48±52.89)mmHg,术毕降低值(10.04±14.69)mmH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骨折椎体的骨内压明显高于正常椎体的骨内压;椎体骨折发生后,骨内压升高和疼痛程度有一定关系;术后骨内压下降值和疼痛的缓解程度之间有部分相关性;骨水泥的渗漏和骨内压的升高没有必然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