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花酢浆草的生物活性分析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6h】

红花酢浆草的生物活性分析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前言

1.2酢浆草生物活性研究

1.3酢浆草化学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1.4结语

1.5课题研究意义、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红花酢浆草根茎、叶子、花各部分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生理活性研究

2.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2.2红花酢浆草各部分不同极性浸膏的制备

2.3红花酢浆草根茎、叶子、花各部分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研究

2.4红花酢浆草根茎、叶子、花各部分不同溶剂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

2.5 MTT法测试抗肿瘤活性

2.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红花酢浆草化学成分分离及所得化合物结构鉴定

3.1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3.2红花酢浆草根茎石油醚相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3.3红花酢浆草根茎各极性提取物化学成分分离

3.4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5红花酢浆草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结构

3.6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3.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4.2展望

附录

读研期间参与发表论文

参加会议、学术论坛

致谢

展开▼

摘要

红花酢浆草(Corymbosa DC)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据报道红花酢浆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菌活性,但是对于红花酢浆草药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用药模式还处于传统用药模式;对于其化学成分的分析目前也处于初步阶段。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珍贵的红花酢浆草资源,本文对于红花酢浆草的生物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其根茎部分的化学成分也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
  生物活性分析:
  红花酢浆草根茎、叶子、花三个部分经乙醇提取后,用适量水溶解各部分提取浸膏,并分别依次用石油醚(PE)、氯仿、乙酸乙酯(EA)、正丁醇萃取,旋干后得15个待分析测试样品。分别对这15个样品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试、抑菌活性测试以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在抗氧化活性测试中,测试了各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经分析,红花酢浆草根茎、叶子、花三个部分均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各部分中乙酸乙酯相、氯仿相的活性较好,水相和正丁醇相的活性较弱;红花酢浆草根茎部分对于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红花酢浆草叶子和花两个部分。
  本文选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对红花酢浆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测定。对于所测试的5个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红花酢浆草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同时也发现各部分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的抑菌作用较好,水相的抑菌活性较弱。
  采用MTT法对红花酢浆草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花酢浆草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因此,红花酢浆草的细胞毒性弱,可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活性分析,确认红花酢浆草根茎部分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因而本文主要对其根茎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
  红花酢浆草根茎经萃取分相后,其石油醚相通过GC-MS分析得出其中含有13个主要的挥发性组分。采用ODS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薄层层析等分离手段分别对红花酢浆草根茎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进行分离纯化和其化学结构的鉴定。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并对各个化合物进行波谱分析,确定其对应的化学结构。已鉴定出7个化合物结构,花生五烯酸、棕榈酸、儿茶素、表儿茶素、α-菠甾醇、1-正庚基-1-环己烯,这些化合物均首次从红花酢浆草中分离得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