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内感染所致昏迷患儿的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
【6h】

颅内感染所致昏迷患儿的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与颅内感染所致昏迷患儿预后相关的因素,以利早期判断昏迷预后、指导合理治疗。
   方法:(1)收集2007年7-9月和2009年7-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9例颅内感染所致昏迷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性别、病因、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2)入院后立即对患儿进行Glasgow评分,并于24-48小时内收集患儿的血清及脑脊液,测定其NSE含量。(3)出院后3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分析年龄、性别、GCS、病因、发热持续时间、昏迷持续时间、神经电生理检查、脑脊液蛋白含量、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含量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1)本组39例患儿,发病年龄9个月~14岁,平均年龄(4.25±2.82)岁,9个月~3岁13例(33.3%),3~5岁12例(30.8%),5~11岁12例(30.8%),≥11岁2例(5.1%)。男童24例,女童15例,男女比例为1.6:1。
   (2)本组39例中流行性乙型脑炎23例(59%),病毒性脑炎5例(12.8%),结核性脑膜炎5例(12.8%),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5例(12.8%),化脓性脑膜炎1例(2.6%)。
   (3)主要首发症状包括发热37例(94.9%),惊厥19例(48.7%),意识障碍18例(46.2%),头痛10例(25.6%)。
   (4)CSF检查33例,白细胞升高15例(45.5%),白细胞数为16×109-1182×109个/L;蛋白升高18例(54.5%),含量在0.47-4.33g/L之间。血常规检查38例,白细胞升高19例(50%),其增高范围为10.43×109-29.88×109个/L。
   (5)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93.9%,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慢波型及发作波型。BAEP检查异常率为41.7%,主要表现为Ⅰ波后各波潜伏期(PL)延长、各波间潜伏期(IPL)延长及波形缺失。SEP检查异常率为72.7%,主要表现为皮层电位异常,PL延长,波幅严重降低,波形离散或缺失。
   (6)影像学表现随病因不同而不同,CT检查阳性率53.8%,MRI检查阳性率100%。
   (7)经统计学分析,病因、发热持续时间、昏迷持续时间、脑脊液蛋白含量、血清及脑脊液NSE含量与预后有相关性,年龄、性别、GCS与预后无相关性。
   结论:(1)本组39例患儿中,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
   (2)感染性疾病是本组儿童昏迷最常见的病因,本组病因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化脓性脑膜炎。
   (3)发热是感染性疾病所致昏迷最常见的表现,发热或昏迷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4)脑脊液蛋白含量与预后有相关性,蛋白含量越高预后越差。
   (5)脑电图、BAEP、SEP对昏迷患儿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各自的局限性,三者结合对昏迷预后评估更有意义。
   (6)GCS是判断脑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方法,但不能单靠其判断预后。
   (7)NSE是神经组织病理损伤的特异性生化指标,血清NSE水平能间接反映脑脊液中NSE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