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药物—蒙脱石复合物的双层包衣片用于结肠定位给药
【6h】

药物—蒙脱石复合物的双层包衣片用于结肠定位给药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制备药物-蒙脱石复合物的双层包衣片,并使用不同的方法考察药物-蒙脱石复合物的双层包衣片是否能够达到预定效果。
  方法:第一部分:以PPN、MMT为原料,运用类质同相置换的原理,将PPN分子插入到MMT层间,制备MMT-PPN复合物。使用PHLC法考察PPN-MMT复合物的载药量,用SEM观察PPN-MMT复合物的外观形态,使用FTIR,热分析研究PPN分子插入MMT层间的情况。第二部分:以PPN-MMT复合物、KGM为原料,使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PPN-MMT-KGM微粒,用SEM观察PPN-MMT-KGM微粒的外观形态,使用FTIR,热分析等分析方法对PPN-MMT-KGM微粒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将PPN-MMT-KGM微粒直接压片,制成片芯,使用β-甘露聚糖酶降解试验考察β-甘露聚糖对片芯中KGM的降解作用。用丙烯酸树脂FS30D对片芯包衣,最后制备PPN-MMT双层包衣片。水的摄取试验研究是模拟人的胃、小肠、结肠等消化道环境观察双层包衣片水摄取的情况。体外释放试验模拟人的胃、小肠、结肠等消化道环境,考察:PPN-MMT双层包衣片中PPN在模拟消化道的释放情况。我们使用X线成像检查技术,对PPN-MMT双层包衣片在新西兰兔消化道的转运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双层包衣片在新西兰兔消化道的的形态变化情况,从而直观地看到双层包衣片的崩解位置。
  结果:第一部分:PPN-MMT复合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HPLC法的方法学考察显示,PPN浓度分别在0.005~0.5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好,回收率为99.26%。MMT中PPN一次载药量约为14%,两次载药量约为28%。SEM观察到PPN-MMT复合物(载药后MMT)的表面形态与MMT的表面形态相比较,发生显著性变化。PPN、MMT的FTIR图谱显示出PPN、MMT相应的的特征吸收峰,PPN-MMT复合物的FTIR图谱也显示出相应特征吸收峰。PPN、MMT、PPN-MMT复合物的热分析结果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损失。第二部分:喷雾干燥法制备PPN-MMT-KGM微粒为类白色粉末状固体。SEM观察到微粒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皱缩。PPN-MMT-KGM微粒的FTIR图谱显示出KGM、PPN、MMT相应的特征吸收峰。KGM和PPN-MMT-KGM微粒热分析结果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损失。第三部分:PPN-MMT-KGM片芯的直径为5.5 mm。片芯在β-甘露聚糖酶或4%(w/v)大鼠结肠内容物的溶液中5天,片剂重量不断减少,且片芯重量的减少随β-甘露聚糖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PN-MMT双层包衣片在pH=6.5的释放介质中不断吸水溶胀,最后崩解。PPN-MMT双层包衣片在体外模拟的消化道环境中PPN释放良好。兔体内的X射线结果显示5 h后双层包衣片在结肠崩解。
  结论:第一部分:FTIR、热分析的结果说明PPN分子插入到MMT层间,采用两次载药的方法制备的PPN-MMT复合物载药量高。第二部分:PPN-MMT复合物可以分散在KGM凝胶中使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成:PPN-MMT-KGM微粒。SEM、FTIR、热分析结果说明微粒制备成功。第三部分:PPN-MMT-KGM片芯能够被β-甘露聚糖酶降解。PPN-MMT双层包衣片的体外释放试验说明我们制备的双层包衣片能够延缓PPN的释放,而到达预定的回肠末端位置崩解,并在结肠释放。双层包衣片在新西兰兔消化道转运的跟踪结果进一步证实双层包衣片在回肠末端崩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