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刺激及针灸治疗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6h】

电刺激及针灸治疗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评价方法

1.4 疗效评定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应高度关注

3.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3.3 电刺激和针灸与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应用的优势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吞咽障碍的成因与综合康复训练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电刺激及针灸治疗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治疗效果,为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方法:我们将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真性球麻痹(A组)、假性球麻痹(B组)各随机选取40例,分别随机分配到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激组,即真性麻痹-电刺激组(A1组),真性球麻痹-针灸组(A2组),假性球麻痹-电刺激组(B1组),假性球麻痹-针灸组(B2组)。四组皆在早期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给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0天。
  结果:假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两种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差异(p>0.05);而对于真性球麻痹而言,两种治疗方法(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吞咽功能有效率为80%和45%。结果对比而言,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对于急性卒中后假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方案皆有较好效果;真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的方案更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