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单节段截骨治疗椎体形成不良型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6h】

单节段截骨治疗椎体形成不良型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2.2 影像学评估

2.3 疼痛及神经功能评价

2.4 并发症

2.5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CKS的手术治疗

3.2 脊柱截骨治疗CKS的优势

3.3 脊柱截骨的并发症

3.4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后路截骨矫形术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单节段截骨治疗椎体形成不良型脊柱侧后凸畸形(Congenital kyphoscoliosis,CKS)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5月应用后路单节段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9例椎体形成不良型CKS患者,平均19.2岁,其中9例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10例行全椎体截除术(Vertebra cloumn resection,VCR)。对比观察手术情况、影像学分析、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和并发症。
  结果:
  手术时间302.1±43.2min,术中出血589.5±151.5ml,平均融合节段6.0±1.5;术后侧凸角矫正率79.7%±9.2%,局部后凸角矫正率81.1%±21.9%,颈7垂线-骶骨中线距离(Vertical line between the7thvertebra and central sacra,C7-CSL)矫正率82.7%±12.5%。上述指标在PSO组和VC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局部后凸角VCR组(62.2°±21.0°)明显大于PSO组(22.7°±22.0°),p=0.001。经过平均4.2年随访,所有患者脊柱侧凸角、局部后凸角及冠状面偏移未见明显进展,VAS改善85.9%±15.9%,ASIA分级3例D均恢复至E。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1%,1例硬脊膜损伤,2例单侧下肢麻木,1例慢性腰痛,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伤口感染、螺钉松动移位、内植入断裂发生。
  结论:
  一期后路单节段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椎体形成不良型CKS安全可行,可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其中VCR术应用于脊柱矢状面矫形更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