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倍他乐克干预儿童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探讨
【6h】

倍他乐克干预儿童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分组及依据

1.3 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PVCs与HR之间的关系

2.2 PVCs与ANS的关系

2.3 倍他乐克对与HR呈不同关系PVCs的作用

2.4 倍他乐克对不同起源位置PVCs的作用

2.5 倍他乐克对不同昼夜规律频发PVCs的作用

2.6 治疗前后HRV各时域参数的变化情况

2.7 PVCs在随访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3 讨论

3.1 PVCs与自主神经功能关系的探讨

3.2 倍他乐克对PVCs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

3.3 倍他乐克对与HR成不同关系的PVCs的作用

3.4 倍他乐克对不同起源位置的频发PVCs的作用

3.5 倍他乐克对不同昼夜规律的PVCs的作用

3.6 倍他乐克对PVCs患儿ANS功能的影响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现状及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利用倍他乐克对不同类型儿童频发室性早搏的作用,探讨倍他乐克干预儿童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频发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患儿21例,分组方法有两种,一是依据体表心电图上QRS的形态确定PVCs的起源位置并分为左室型及右室型两组;二是依据PVCs出现的时间规律,将所有患儿分为混合型、夜间型及日间型。所有病例给予倍他乐克1-2mg/(kg·d),2次/天,连续口服2周,无效病例停药,有效病例继续使用3个月,并逐渐减量至停药。治疗前后随访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比较各组之间治疗效果差异及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Variability,HRV)时域指标的差别。
  结果:
  1.PVCs与心率(Heart Rate,HR)之间的关系:正相关组(PVCs had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HR,P-PVCs): PVCs随HR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呈现同增共减的关系;共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7.72±2.17岁。负相关组(PVCs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HR,N-PVCs): PVCs随HR的增加而减少,减少而增加;共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6.48±3.63岁。独立组(PVCs were Independentwith HR,I-PVCs): PVCs与HR的增加或减少无明显线性相关性;共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48±1.38岁。
  2.PVCs与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的关系: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15例(71.4%)患儿与SDNN相关。其中12例与RMSSD成正相关,3例与RMSSD成负相关。有11例与PNN50成正相关,7例与PNN50成负相关。在N-PVCs中5例(100%)全部与PNN50成正相关,在P-PVCs中3例(27.3%)与PNN50成正相关,有6例(54.5%)与PNN50成负相关。P-PVCs、N-PVCs和I-PVCs3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心肌炎、PVCs起源位置、平均HR及24小时PVCs次数占总心搏的百分比分布均无显著差异,在昼夜规律上有显著差异。其中8例日间型病例全部分布在P-PVCs,在P-PVCs组中占72.7%,而N-PVCs组中有1例夜间型,其余均为混合型,在I-PVCs组中则5例均为混合型。HRV各时域指标SDNN、SDNNI、SDANN、PNN50、RMSSD在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P-PVCs组与交感神经活性有关HRV时域指标SDANN(124.36±55.08 ms)大于N-PVCs组的(123.00±44.72 ms),而在N-PVCs组与迷走神经活动有关的HRV时域作指标RMSSD(166.20±42.65 ms)大于P-VPCs组的(113.73±51.03 ms)。
  3.倍他乐克对与HR呈不同关系的PVCs的作用:根据PVCs与HR关系的分组的分析,11例患儿的P-PVCs组有9例为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81.8%;5例患儿的N-PVCs组和I-PVCs组,均为2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40.0%。P-PVCs组的有效率高于N-PVCs组和I-PVCs组。
  4.倍他乐克对不同起源位置PVCs的作用:根据PVCs的起源位置分析,21例病例中起源于左室者13例,起源于右室者8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平均HR、PVCs占总心搏的百分比、及PVCs昼夜规律均无显著差异。使用倍他乐克后,右室起源的PVCs患儿中6例有效(75.0%)高于左室起源的PVCs(7例有效,53.8%)。
  5.倍他乐克对不同昼夜规律PVCs的作用:根据PVCs出现的昼夜时间规律分析,21例病例中有8例日间型,12例混合型和1例夜间型。混合型与日间型在年龄、性别、病因、24小时平均HR、PVCs占总心搏的百分比及PVCs起源部位,两组间分布均无显著差异。日间型中有7例有效(87.5%),对倍他乐克的敏感性高于混合型(5例有效,41.7%)。
  6.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eat Rate Variability,HRV)各时域参数的变化情况: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后随访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参数的变化情况,SDNN较治疗前稍有升高,SDANN较用药前降低,RMSSD较用药前有升高,但3者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
  7.PVCs在随访时间内的变化情况:本组21例患儿中,有13例对倍他乐克的治疗有效,在用药第2或第4周室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早次数较用药前减少≧50%,但是随着倍他乐克的减量及停药,除外确诊为心肌炎的2例病例外,其余患儿在随访至3月或更长时间后,PVCs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部分恢复到用药前水平甚至超过了用药前的水平。
  结论:
  1.对于体表心电图上不同起源位置的频发PVCs,倍他乐克对右室型的抑制作用优于左室型。
  2.对不同昼夜规律的PVCs,倍他乐克对日间型疗效优于混合型。
  3.倍他乐克对不同的儿童频发PVCs作用不同。对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与自主神经功能相关的PVCs停药后易复发,可能需随访较长时间至自主神经功能发育的完善才可能消失;对于与心肌炎有关的自主神经功能损伤或失衡所致的PVCs疗效较好,停药后不易复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