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6h】

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策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首发症状

1.3 术前常规辅助检查

1.4 影像学特征

2 手术效果

2.1 手术效果

2.2 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手术效果

2.3 随访

3 讨论

3.1 手术入路的选择

3.2 手术操作要点

3.3 下丘脑的保护

3.4 垂体柄的保护

3.5 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囊内注射博莱霉素在治疗囊性颅咽管瘤中的价值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总结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操作要点以及后并发症的防治。在最大程度保护重要组织结构、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
  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根据患者肿瘤的影像学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
  结果:46例颅咽管瘤患者当中,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9-68岁,平均年龄43.2±9岁。其中43例为首次手术,3例为复发后二次手术。首发症状主要为多饮多尿(20例)、头痛(15例)、视力下降(12例)、性功能减退(7例)、乏力嗜睡(3例)以及发育迟缓(2例)。其中2例采用神经内镜经右鼻孔-蝶窦入路,6例采用经额下入路,10例经翼点入路,12例采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16例采用经前纵裂-终板入路。29例患者获得全切,12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术后电解质紊乱41例,尿崩27例,腺垂体功能减退37例,颅内感染12例,视力下降3例,癫痫2例,脑脊液漏2例。随访39例出院患者,平均随访28.3月,其中21例能正常生活和参加工作,9例因腺垂体功能减退需长期口服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8例因顽固性尿崩需长期服用弥凝控制,3例术后视力下降,1例因下丘脑受损及腺垂体功能严重低下生活无法自理。有12例未能够全切的患者在术后3年内肿瘤复发,其中5例行伽马刀治疗,7例未再进一步治疗,无死亡病例。
  结论:1.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咽管瘤的首选方式,首次手术如能全切则有望获得最佳治疗效果;2.与第三脑室关系密切的颅咽管瘤手术难度最大,采用经前纵裂-终板入路或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此类肿瘤效果较好;3.术前根据颅咽管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和垂体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4.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电解质以及尿量的变化,及时治疗并发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