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脂质自噬在BPA所致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研究
【6h】

脂质自噬在BPA所致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2实验结果

2.1不同浓度BPA干预对脂代谢的影响

2.2 BPA干预可诱导自噬体聚集,但自噬通量受损

2.3 BPA干预抑制自噬启动

2.4 BPA干预抑制自噬体降解

2.5 BPA干预抑制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2.6 BPA干预抑制溶酶体功能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自噬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isphenol A,BPA)可促进肝脏脂质沉积,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而脂质自噬减弱可导致肝脏脂质沉积的发生,其是否介导BPA所致的肝脏脂质沉积,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体内外模型揭示脂质自噬在BPA所致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
  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BPA不同浓度(1、0.001、1、4、10μM)干预组、阳性对照组即200μM油酸(Oleic acid,OA)联合400μM软脂酸(Palmitic acid,PA)。分别给予上述不同干预24h。采用化学酶促-比色法定量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油红O及Bodipy493/503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以明确体外脂质沉积模型构建是否成功。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在不同干预情况下HepG2细胞内与自噬相关的指标LC3、P62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数量,并对自噬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①自噬的启动阶段: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p-mTOR、p-ULK1、Atg5表达水平;②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阶段:免疫荧光检测LC3与LAMP1共定位;③溶酶体降解阶段:AO染色检测溶酶体酸度、Calthepsin L表达水平。进一步用10μM BPA干预原代肝细胞,对上述部分关键结果进行验证。在体内实验中,分别用不同浓度BPA(5、50、500μg/kg/day)喂养CD1小鼠42天后,检测肝脏脂质沉积,从体内验证脂质沉积模型是否成功建立,并进一步对自噬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从体内对体外相关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体外HepG2肝细胞及原代肝细胞中:1、不同浓度干预后,细胞内TG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其中10μM BPA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油红O染色及Bodipy493/503脂滴染色结果与TG结果一致。2、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μM BPA干预后 LC3-Ⅱ的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与自噬降解关系密切的蛋白 P62表达亦增加,加用抑制剂CQ阻断自噬体降解后,BPA组LC3-Ⅱ的表达较单用CQ组降低,自噬通量受损。透射电镜观察到10μM BPA组自噬体数量堆积。3、对自噬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测后发现:a、启动阶段:10μM BPA干预后p-ULK1、p-mTOR表达增加,Atg5表达减少(p<0.05);b、融合阶段:10μM BPA干预后LC3与LAMP1融合减少;c、溶酶体降解阶段:与对照组相比,10μM BPA干预组AO染色荧光小点明显减少,溶酶体酸度明显减弱;Cathepesin L蛋白表达减少(p<0.05)。体内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50、500μg/kg/day BPA干预组 CD1小鼠肝脏中 TG含量明显增加(p<0.05),油红O染色结果与TG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BPA500组LC3-Ⅱ表达、P62表达明显增加,Cathepesin L蛋白表达减少(p<0.05)。
  结论:在体内与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BPA可导致肝脏脂质沉积,同时自噬启动、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功能及对自噬体降解作用减弱。自噬通路受损,自噬体堆积。这些结果表明,在BPA所致的肝脏脂质沉积中,脂质自噬可能参与了BPA所致的肝脏脂质沉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