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伤评分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与分析
【6h】

创伤评分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1创伤评分系统概述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2.2方法

2.3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对比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的创伤评分情况

3.2创伤评分对患者的影响

3.3 ISS评分存活组与死亡组在救治过程中、救治结局相关指标的比较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医院急诊创伤评分的应用分析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不同事故和灾害造成的院前急诊创伤患者日益增多,且已变成致残的重要原因,给人员伤亡及财产均带来了严重负担及威胁。医院急诊部门处于特殊救治位置,对于急诊创伤患者实施迅速、准确抢救措施显得十分重要,而创伤评分的作用也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急诊医务人员清楚掌握常用创伤评分的应用情况,本文即对创伤评分应用于急诊救治的进行探讨。
  方法:2012年初至2015年初三年时间内在我市各大医院接受诊治的9726例急诊患者均同意接受研究,采用ISS评分法和CRAMS评分法进行评价,比较评价效果。
  结果:ISS评分法中,1517例死亡患者的评分稍高于8209例存活患者(P<0.05)。CRAMS评分法中,1517例死亡患者的评分与8209例存活患者没有明显差别(P>0.05)。ISS评分与死亡率呈现正相关关系,死亡率随着ISS评分的升高而升高。CRAMS评分与死亡率呈现负相关关系,死亡率随着CRAMS评分的降低而升高。ISS评分正常组与评分异常组救治过程、救治结局结果比较,发现评分正常组和评分异常组在救治过程、救治结局中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评分正常组相比,评分异常组受伤到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01),胸腹腔出血量明显增多(P=0.010),扩容量明显增加(P=0.009),住ICU时间明显增加(P=0.040),死亡率明显升高(P<0.001)。
  结论:采用以上创伤评分法进行评估,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为临床的救治提供一定的评估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