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抗凝效果的对比
【6h】

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抗凝效果的对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手术方法及假体材料

1.3术后处理

1.4观察指标

1.5相关测算及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术后失血量

2.2术后D-二聚体及术肢周径的改变情况

2.3术后瘀斑发生情况

2.4 术后其他情况

3讨论

3.1 TKA术后VTE的发生情况及相关机制

3.2传统抗凝药物

3.3新型抗凝药物

3.4阿哌沙班的抗凝机制及相关药物代谢

3.5利伐沙班的抗凝机制及相关药物代谢

3.6隐性失血

3.7研究结果

4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新型口服抗凝血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病预防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对比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与利伐沙班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抗凝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份~2014年9月份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关节中心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其中阿哌沙班组患者30例,术后24h起给予阿哌沙班片2.5mg口服 bid,连续14 d;利伐沙班组患者30例,术后24h起给予利伐沙班片10mg口服 qd,连续14 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有无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形成、术后失血量、皮下瘀斑的发生情况、术后D-二聚体的变化幅度、术后术肢周径的变化幅度及人工关节活动度等。
  结果:术后服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两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阿哌沙班组患者术后第3d、7d及14d的隐性失血量分别低于利伐沙班组患者术后第3d、7d及14d的隐性失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哌沙班组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26.67%(8/30),利伐沙班组皮下瘀斑发生率63.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后D-二聚体的变化幅度、术肢周径的变化幅度及膝关节的活动度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术后出现无症状性肌间血栓患者1例,未做特殊处理;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
  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口服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均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但在整个服药期间,阿哌沙班对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较小,皮下瘀斑的发生率较低,其临床效果更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