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初探-附96例病例分析
【6h】

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初探-附96例病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研究方法

2.结果

2.1一般情况及临床分析

2.2不同性别偏头痛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2.3学龄前患儿与学龄期及青春期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2.4偏头痛预后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相关性分析

3.讨论

4.小结

5.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偏头痛的治疗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的儿童偏头痛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干预措施情况,并比较其差异,为儿科医师诊治儿童偏头痛提供必要的帮助。
  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偏头痛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并进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头颅影像学、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等辅助检查,现场及电话随访其干预措施的效果等,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1.一般情况: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集我院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儿共96例,其中男性47例(49%),女性49例(51%);起病年龄为3—15岁,男性平均起病年龄为7.99±3.12岁;女性平均起病年龄为6.35±2.53岁;73例(76%)患儿以头痛起病,22例(23%)患儿以头昏为首发症状,1例(1%)患儿以恶心腹痛起病;96例儿童偏头痛患儿75例(78%)发作时间小于1小时,94例(98%)发作时间小于4小时,2例(2%)发作时间大于4小时;有先兆者16例(17%),视觉先兆共13例(81%),无先兆者80例(83%);有诱因者41例(43%),无诱因者55例(57%),其中感冒相关的有31例占76%;合并有胃肠道症状者30例(31%),无胃肠道症状者66例(69%)。辅助检查:96例患儿均行TCD:有异常者16例(17%),无异常者80例(83%);96例患儿中86例(90%)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12例外院已检查),3例(3%)异常。96例患儿中,82例行脑电图检查(包括2例外院已检查),脑电图有异常者例14(17%),其中背景慢化11例(13%),临床下放电3例(4%),无异常者68例(83%)。
  2.将96例患儿按性别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男性47例(49%),女性49例(51%),男:女=0.96:1,比较不同性别患儿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
  ⑴年龄:男性年龄3-16岁,平均8.68±3.30岁,女性平均年龄3-15岁,平均为7.08±2.74岁,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1<0.05)。
  ⑵发病年龄: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7.99±3.12岁,女性发病年龄为6.34±2.53岁,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6<0.05)。
  ⑶持续时间:男性14例(30%)发作≥1小时,33例(70%)发作<1小时;女性7例(14%)发作≥1小时,42例(86%)发作<1小时,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66>0.05)。⑷发作频率:男性31例(66%)发作≥4次/月,16例(34%)发作<4次/月;女性30例(61%)发作≥4次/月,19例(39%)发作<4次/月,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66>0.05)。
  ⑸家族史:男性18例(38%)有家族史,29例(62%)无家族史;女性23例(47%)有家族史,26例(53%)无家族史,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392>0.05)。
  ⑹先兆:男性5例(11%)有先兆,42例(89%)无先兆;女性11例(22%)有先兆,38例(78%)无先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392>0.05)。
  ⑺胃肠道症状:男性17例(36%)伴有胃肠道症状,30例(64%)无胃肠道症状;女性13例(27%)伴有胃肠道症状,36例(73%)无胃肠道症状,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308>0.05)。
  ⑻发病诱因:男性20例(43%)有诱因,27例(57%)无诱因;女性21例(43%)有诱因,28例(57%)无诱因,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976>0.05)。
  ⑼头颅TCD:男性9例(19%)有异常,38例(81%)正常;女性7例(14%)有异常,42例(86%)正常,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523>0.05)。
  ⑽治疗效果:男性43例(91%)有效,4例(9%)无效;女性47例(96%)有效,2例(4%)无效,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431>0.05)。
  2.将患儿按起病年龄不同分为两组:A组即学龄前期(≤6岁):33例(34%)、B组即学龄期及青春期组(>6岁):64例(66%),比较不同年龄患儿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
  ⑴发病诱因:A组患儿有诱因的20例(61%),无诱因的13例(39%);B组患儿有诱因的21例(33%),无诱因的42例(67%),两组患儿之间有显著差异(P值=0.01<0.05)。
  ⑵胃肠道症状:A组伴有胃肠道症状的有6例(18%),无胃肠道症状的27例(82%);B组患儿有胃肠道症状的24例(38%),无胃肠道症状的39例(62%),两组患儿之间有显著差异(P值=0.046<0.05)。
  ⑶头颅TCD:A组中 TCD异常2例(6%),TCD正常的31例(94%);B组中TCD异常14例(22%),TCD正常的49例(78%),两组患儿之间有显著差异(P值=0.044<0.05)。
  ⑷性别:A组中男性12例(36%),女性21例(64%);B组中男性35例(56%),女性28例(44%),两组患儿之间无显著差异(P值=0.074>0.05)。
  ⑸持续时间:A组中5例(15%)发作≥1小时,28例(85%)发作<1小时;B组中16例(25%)发作≥1小时,47例(75%)发作<1小时,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249>0.05)。
  ⑹发作频率:A组中22例(67%)发作≥4次/月,11例(33%)发作<4次/月;B组中39例(62%)发作≥4次/月,24例(38%)发作<4次/月,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645>0.05)。
  ⑺家族史:A组中11例(33%)有家族史,22例(67%)无家族史;B组中30例(48%)有家族史,33例(52%)无家族史,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179>0.05)。
  ⑻先兆:A组中4例(12%)有先兆,29例(88%)无先兆;B组中12例(19%)有先兆51例(81%)无先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387>0.05)。⑼治疗效果:A组32例(97%)有效,1例(3%)无效;B组58例(92%)有效,5例(7%)无效,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661>0.05)。
  3.随访96例患儿经过药物及非药物干预后疗效,显效66例,占69%;好转24例,占25%,总有效率为94%,6例患儿无效,占6%;96例患儿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的有63例(占66%),其中有效的57例(90%),无效的有6例(1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单以非药物治疗的有33例(34%),其中有效的有33例(100%),无效的0例(0%),两组间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91>0.05)。将96例患儿按治疗效果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差异,两组间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根据本研究的初步结果,结合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发现儿童偏头痛具有以下临床特征:
  1)偏头痛患儿男、女性别差异不大,女孩首次发作年龄较男孩早。起病虽然以头痛为主,但以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起病者也较常见;
  2)约三分之一患儿除头痛、头晕外,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虽然患儿常对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描述不清,但发作持续时间却明显较成人短,严重的程度也较成人轻,发作部位不固定;
  4)近40%的患儿起病前出现以感冒为主的诱因;近20%的患儿出现以视物模糊为主的先兆;
  5)虽然约70%的患儿首次发作在学龄期以后,但仍有高达30%的患儿在学龄前期,甚至婴幼儿期出现首次发作;
  6)对偏头痛患儿进行常规辅助检查阳性率均较低,主要是用于鉴别其他一些痫性及非痫性发作性疾病。
  2.同时对偏头痛患儿采取药物性和/或非药物的干预措施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小年龄儿童非药物干预治疗尤其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