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乙肝疫苗治疗恢复期慢性乙型肝炎初步研究
【6h】

乙肝疫苗治疗恢复期慢性乙型肝炎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检测及观察

1.4 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进展

1研究背景

2乙肝疫苗应用现状分析

3常见乙型肝炎疫苗种类分析

4乙型肝炎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5乙型肝炎疫苗在不同人群中应用的免疫策略

6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乙肝疫苗对恢复期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⑴54例恢复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乙肝疫苗治疗:20μg/次,每4周肌肉注射1次,2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29例,无特殊治疗;两组肝功能异常患者给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⑵检测时点和指标: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分别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肝纤谱、甲胎蛋白、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标志物、HBV DNA、腹部彩超等指标。⑶结果分析采用SAS9.2版统计学方法。
  结果:①基线特征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肝功能比较:2.1在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组ALT异常率分别为:8%,8%,8%;治疗组AST异常率分别为:8%,8%,8%;治疗组GGT异常率分别为:8%,8%,12%;对照组ALT异常率分别为:10.3%,3.4%,13.8%;对照组AST异常率分别为:13.8%,6.9%,10.3%;对照组GGT异常率分别为:24.1%,37.9%,27.6%。2.2不同时点组间比较,仅治疗12周时GGT治疗组均值低于对照组,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他时点,治疗组与对照组ALT、AST以及GG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③血清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标志物比较:3.1 HBsAg、HBeAg: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时点均为阴性。3.2 HBsAb:组间比较,治疗前HBsAb均值与阳性率治疗组分别为:125.9±210.86,88%;对照组分别为:28.29±87.48,79.31%;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值>0.05。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组 HBsAb均值与阳性率分别为:887.5±761.24及96%,1000±554.2及96%;对照组分别为:30.26±112.46及68.87%,28.6±106.99及65.52%,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0.01。组内比较,治疗组HBsAb在治疗12周、治疗24周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值与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值<0.05。治疗12周与治疗24周比较,治疗组HBsAb均值与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对照组 HBsAb均值与阳性率各时点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3.3 HBeAb、HBcAb:各个时点组间或组内比较,HBeAb、HBcAb均值与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④血清HBV-DNA浓度比较:治疗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HBV DNA始终维持在最低检测线之下,无病毒活动性复制。⑤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发生率:各时点两组肝纤谱、甲胎蛋白、腹部彩超检查结果等均未发现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等病变。⑥不良事件发生率:各时点两组血常规、肾功能均无异常;治疗组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⑴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恢复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b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力,但治疗24周内未观察到乙肝病毒清除结果。⑵乙肝疫苗治疗与患者肝功能改善与否无直接因果关系。3.乙肝疫苗治疗恢复期乙型肝炎患者是安全的,可以延长疗程继续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