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与矢状面参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6h】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与矢状面参数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2研究方法

1.3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

2.2滑脱组矢状面参数改变

2.3滑脱组矢状面参数间相关性

3讨论

3.1研究现状

3.2矢状面参数改变情况

3.3矢状面参数间相关性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与手术疗效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isthmic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IS)患者的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及各矢状面参数间相关性,提高对矢状面形态的评估和滑脱复位的认识。
  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IS患者,病椎均为单节段腰5椎体,均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9例,女37例,年龄27~77岁(平均51.23±13.31岁),根据Meyerding分度分为:I度滑脱31例(甲组);Ⅱ度滑脱25例(乙组)。对照组由60例正常成人构成,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32~74岁(平均54.40±12.28岁)。行站立位全脊柱侧位 X线片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腰椎前凸角(1umbe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腰椎滑脱角(lumbar slip angle, SLA)、滑脱距离(slip distance, SD)及滑脱率(slip%, SP)。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滑脱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滑脱组内甲组和乙组的差异。同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滑脱组内各矢状面参数间相关性。
  结果:
  峡部裂性滑脱组PI、PT、SS、LL、SV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乙组内 PI、PT、SS、LL、SD、SP均较甲组显著增大(P<0.05)。PI、PT、SS、LL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SD与 PI、PT、SS、LL、S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SP与LSA、S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矢状位参数PI、PT、SS、LL、SD等较正常人明显增大,且随滑脱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滑脱可导致矢状面参数的改变。反之,矢状面参数的改变亦加重滑脱。治疗时除了复位滑脱椎体,还应重视术前矢状面形态的评估和术中矢状面参数的恢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