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细胞因子的表达
【6h】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和细胞因子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与实验材料

1.1.1 研究对象及入组标准

1.1.2 临床症状评估量表

1.1.3 外周血及肠黏膜标本

1.1.4 主要试剂及液体配置

1.1.5 主要仪器设备

1.2 方法

1.2.1 HE染色

1.2.2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

1.2.3 ELISA操作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临床特征

2.1.1 一般资料和量表评分

2.1.2 SAS/SDS与GSRS相关性分析

2.2 组织病理学

2.3 肠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

2.4 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黏膜免疫

致谢

研究生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为全球多发病,虽然此病不威胁患者的生命,但由于病程长,易反复,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胃肠道的感染、脑-肠轴功能失调及肠道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已有研究表明肠道持续低度炎症是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表现,但不同的研究尚存在争议,且IBS亚组中,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和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PI-IBS)是否存在差异也尚不明确。本文根据有无胃肠道感染史将IBS患者分为PI-IBS和NPI-IBS组。通过评估PI-IBS和NPI-IBS患者胃肠道症状及焦虑和抑郁情况了解其临床特征,同时通过检测IBS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和肠黏膜中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情况,探讨IBS患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IBS亚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为以后IBS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罗马Ⅲ诊断标准纳入腹泻型IBS患者44例(PI-IBS21例,NPI-IBS23例),健康对照者10例,采用 GSRS,SAS,SDS量表评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道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肠镜下钳取回盲部及直肠黏膜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采集两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肘静脉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7A,IFN-γ和IL-10的表达。
  结果:
  ⑴PI-IBS组SAS评分较对照组和NPI-IBS组显著升高(P<0.05),NPI-IBS组SAS评分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BS组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和NPI-IBS组(P<0.05),NPI-IBS组高于对照组(P<0.05);PI-IBS组GSRS评分显著高于NPI-IBS组(P<0.05)。⑵与对照组相比,PI-IBS组和NPI-IBS组回盲部和直肠IL-17A,IFN-γ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降低(P<0.05)。⑶血清中PI-IBS组IL-17A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IFN-γ的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BS组和NPI-IBS组IL-10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PI-IBS与NPI-IBS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⑷肠黏膜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呈一致性变化,我们还发现PI-IBS组IL-17A和IFN-γ的表达较NPI-IBS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①PI-IBS和NPI-IB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表现。②PI-IBS和NPI-IBS外周血和肠黏膜中IL-17A和IFN-γ的表达升高,IL-10表达降低。③PI-IBS组和NPI-IBS组患者都存在肠道低度炎症,但PI-IBS患者临床症状较NPI-IBS患者重,细胞因子的改变更明显,PI-IBS可能与NPI-IBS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