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腺、肝脏异位脂肪沉积IDEAL-IQ定量及MicroRNA-19a-3p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6h】

胰腺、肝脏异位脂肪沉积IDEAL-IQ定量及MicroRNA-19a-3p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称对照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IDEAL-IQ定量测量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IDEAL-IQ对胰腺?肝脏异位脂肪沉积的量化及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 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MicroRNA-19a-3p通过抑制SOCS3促进胰腺β细胞的增殖和胰岛素分泌并抑制细胞凋亡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文献综述:第一部分IDEAL-IQ对肝脏?胰腺异位脂肪沉积定量分析的最新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IDEAL-IQ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肪定量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1)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头部、体部及尾部脂肪含量的差异及分布特点;(2)评价IDEAL-IQ量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肪含量的可行性。 资料与方法:纳入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1例(女37例,男54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6岁。BMI范围为22.22-26.74 kg/m2,平均23.48kg/m2;空腹血糖值为7.23 mmol/L-24.40 mmol/L,平均8.32 mmol/L。分别采用磁共振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nsymmetry and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fication sequencen,IDEAL-IQ)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nroscopy,1H-MRS)技术扫描胰腺头部、体部、尾部。在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利用SAGE软件对1H-MRS数据后处理,在胰腺头、体、尾部分别量化1H-MRS谱线,可见较高耸的水峰与相对低矮的脂肪峰,计算水峰与脂肪峰下面积。胰腺脂肪分数为脂肪峰下面积与脂肪峰和水峰面积之和比值的百分数。然后,在后处理工作站中,打开胰腺脂肪分数图,分别在胰腺头、体、尾部与1H-MRS相对应位置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大小约10mm×10mm,避开邻近大血管及腹膜后脂肪组织,读取并记录数值。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两组胰腺头部、体部、尾部的脂肪含量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检验分析IDEAL-IQ与1H-MRS测量的胰腺脂肪分数的相关性。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IDEAL-IQ扫描显示胰腺头、体、尾部脂肪分数分别为(8.49±2.20)%、(8.81±2.29)%、(8.42±2.04)%,三个部位的脂肪含量无统计学差异(F=2.734,P=0.067)。1H-MRS扫描显示胰腺头、体、尾部的脂肪分数分别为(10.94±4.97)%、(10.48±4.15)%、(10.92±5.84)%,三个部位的脂肪含量无统计学差异(F=2.982,P=0.058)。IDEAL-IQ测量胰腺的平均脂肪分数为(8.57±2.12)%,1H-MRS测得胰腺的平均脂肪分数为(10.78±4.87)%,IDEAL-IQ与1H-MRS两种方法测量胰腺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729;P=0.001)。用Bland-Altman分析,两者亦表现为高度一致,95.17%点都在95%的一致性界限内。 结论:(1)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头、体、尾部脂肪含量较为一致,分布没有差异。(2)IDEAL-IQ与1H-MRS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肪定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 第二部分:IDEAL-IQ对胰腺、肝脏脂肪沉积的量化及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1)采用IDEAL-IQ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减低患者及正常血糖人群肝脏、胰腺脂肪含量的差别及相关性。(2)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减低患者及血糖正常人群胰腺、肝脏脂肪含量与身高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搜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1例,其中男54人,女37人,年龄24-69岁,平均46.0岁;空腹血糖7.23mmol/L-24.40mmol/L,平均为8.32mmol/L;BMI20.22Kg/m2-26.74Kg/m2,平均23.48Kg/m2;糖耐量减低患者32例,其中男性21人,女性11人,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5岁,空腹血糖5.92mmol/L-6.98mmol/L,平均为6.52mmol/L;BMI19.70Kg/m2-25.00Kg/m2,平均为22.67Kg/m2,口服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hPPG)范围在8.1mmol/L-10.6mmol/L之间;血糖正常志愿者37例,其中男性28人,女性9人,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40岁;空腹血糖4.21mmol/L-5.96mmol/,平均为5.24mmol/L, BMI18.92Kg/m2-23.58Kg/m2,平均20.25Kg/m2。 所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检查。对所有受检者空腹采血,获取相关生化指标:FPG、HbA1c、FINS、TG、CHOL、LDL、ALT、AST。同一受检者实验室检查时间与磁共振IDEAL-IQ检查前后不超过48小时。 胰岛β细胞功能判断:(1)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计算公式: HOMA-β=20×FINS/(FPG-3.5)(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HOMA-IR=FPG×FINS/22.5。 对所有受检者行肝脏和胰腺磁共振 IDEAL-IQ检查,将采集图像数据传入GE ADW4.6后处理工作站,在脂肪分数图放置感兴趣区,测量胰腺头部、体部、尾部及肝脏脂肪分数,计算胰腺、肝脏平均脂肪分数。用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三组样本肝脏、胰腺脂肪平均脂肪分数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检验分析胰腺、肝脏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及肝脏与胰腺之间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结果:(1)初诊2型糖尿病组胰腺、肝脏脂肪分数分别为(8.57±2.12)%、(14.08±2.37)%;糖耐量减低组胰腺、肝脏脂肪分数分别为(6.59±1.29)%、(9.48±1.65)%;血糖正常对照组胰腺、肝脏脂肪分数分别为(4.37±1.53)%、(5.38±1.32)%;初诊2型糖尿病组胰腺脂肪含量均高于糖耐量减低组及血糖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耐量减低组胰腺脂肪分数高于血糖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诊2型糖尿病组肝脏脂肪含量均高于糖耐量减低组及血糖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耐量减低组肝脏脂肪分数高于血糖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诊2型糖尿病组、糖耐量减低组及血糖正常组肝脏、胰腺脂肪含量均无明确相关性(r=0.028 P=0.15,r=0.034 P=0.12,r=0.219 P=0.23)。 (2)2型糖尿病组TG(P<0.001)、CHOL(P<0.001)、LDL(P=0.003)、FBG(P<0.001)、HbA1c(P=0.002)、FINS(P<0.001)、HOMA–IR(P<0.001)高于糖耐量减低组及血糖正常对照组,HOMA-β(P<0.001)低于糖耐量减低组及血糖正常对照组。糖耐量减低组 TG(P=0.002)、CHOL(P<0.001)、LDL(P<0.003)、FBG(P<0.001)、HbA1c(P<0.001)、FINS(P=0.004)、 HOMA–IR(P<0.001)高于血糖正常对照组, HOMA-β(P<0.001)低于血糖正常对照组。Age、 BMI、ALT、AST三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胰腺脂肪含量与FBG(r=0.541, P=0.003;r=0.502,P=0.001), CHOL(r=0.484,P=0.001;r=0.345, P=0.004),TG(r=0.335,P=0.013;r=0.306,P=0.021),FINS(r=0.516, P=0.001; r=0.402,P=0.001)、LDL(r=0.426,P=0.002; r=0.304,P=0.023)、HbA1c(r=0.409,P=0.002; r=0.326,P=0.004)均呈正相关,与ALT、AST不相关(r=0.216,P=0.351; r=0.123,P=0.236);血糖正常组胰腺脂肪含量与TG(r=0.385,P=0.007)、 CHOL(r=0.547, P=0.011)、LDL(r=0.359,P=0.017)呈正相关,与FBG(r=0.128, P=0.574),FINS(r=0.124,P=0.553)、HbA1c(r=0.294,P=0.154)、ALT(r=0.302,P=0.136),AST(r=0.219,P=0.387)不相关。三组受检者胰腺脂肪含量与Age、BMI均不相关(r=0.038,r=0.042,r=0.216, P均>0.05)。 (4)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组肝脏脂肪含量与 FBG(r=0.663, P=0.003;r=0.526,P=0.001),CHOL(r=0.512,P=0.001; r=0.480, P=0.002),TG(r=0.496,P=0.003;r=0.385,P=0.001),FINS(r=0.628, P=0.000;r=0.415,P=0.001)、LDL(r=0.614,P=0.003;r=0.523,P=0.001)、HbA1c(r=0.518,P=0.001;r=0.512,P=0.001)、ALT(r=0.643,P=0.003;r=0.513,P=0.003),AST(r=0.612,P=0.002;r=0.528,P=0.001)呈正相关;血糖正常组肝脏脂肪含量与 ALT(r=0.433,P=0.001)、AST(r=0.418,P=0.003)呈正相关,与FBG(r=0.228,P=0.458)、HbA1c(r=0.294,P=0.273)、FINS(r=0.224,P=0.356)、TG(r=0.403,P=0.257)、CHOL(r=0.384,P=0.185)、LDL(r=0.295,P=0.357)均不相关。三组受检者肝脏脂肪含量与Age、BMI不相关(P均>0.05)。 (5)初诊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胰腺脂肪含量与HOMA-IR呈正相关(r=0.418,P=0.010; r=0.396,P=0.005),与HOMA-β呈负相关(r=-0.525,P=0.001; r=-0.598,P=0.002)。初诊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组肝脏脂肪含量与HOMA-IR呈正相关(r=0.516,P=0.002;r=0.601,P=0.001),与HOMA-β不相关(r=0.298,P=0.068;r=0.317, P=0.072)。 结论:(1)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减低患者肝脏、胰腺脂肪含量均高于正常血糖人群。(2)无论糖耐量减低、初诊2型糖尿病还是血糖正常人群,肝脏与胰腺之间脂肪含量均不相关。(3)肝脏、胰腺脂肪含量与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的发生关系密切,肝脏、胰腺脂肪含量增加可能是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发生的危险因素。 第三部分:MicroRNA-19a-3p通过抑制SOCS3促进胰腺β细胞的增殖和胰岛素分泌并抑制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mir-19a-3p与胰腺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采集2型糖尿患者(n=45)与正常受试者(n=20)血液样本,测定血液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析血浆SOCS3水平。细胞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和MIN6,进行细胞转染,未转染的细胞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