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6岁段早产儿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屈光状态及光学成分的研究
【6h】

6岁段早产儿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屈光状态及光学成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三组间屈光不正发生率的分布

2.3 屈光状态和光学成分

2.4 孕周及出生体重与屈光状态及光学成分的相关性

2.5 3-4岁、5岁及6岁段各组儿童间部分光学成分的比较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早产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ermaturity, ROP)患儿6岁时屈光状态及光学成分的差异,探讨3-6岁间早产、ROP患儿眼部发育的变化趋势。 方法:自2009年起,在我院门诊行眼底检查的早产儿,按眼底检查是否存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ROP组和早产无ROP组(以下称为早产组),对照组为正常足月儿。在6岁后用电脑验光仪测量各组儿童的角膜曲率半径、屈光力及散光,眼A超仪测量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厚度和眼轴长度,屈光状态以1%环戊通眼液散瞳后行视网膜检影确定。记录并分析各组数据差异及相关性,并分析3-4岁、5岁及6岁段三组儿童屈光状态及部分光学成分的变化趋势。 结果:共126人250只眼纳入数据统计分析,其中ROP组(29例56只眼,1期至3期阈值前期)和早产组(52例104只眼),足月儿组(45例90只眼)。近视发生率在ROP组中最高(8/56,14.28%),早产组次之(7/104,6.73%),足月儿组最低(2/90,2.22%)。远视发生率在足月儿组中最高(31/90,34.44%),ROP组次之(18/56,32.14%),早产组最低(32/104,30.76%)。散光发生率ROP组最高(24/56,42.85%),早产组次之(19/104,18.27%),足月儿组最低(8/90,8.89%)。角膜散光(-1.48 DC,-1.15 DC,-1.04 DC, P<0.05)及散光均值(1.09 DC,1.07 DC,0.55 DC, P<0.05)均显示出ROP及早产组较足月组高;角膜屈光力(43.88D,42.88D,42.94D,P<0.05)显示ROP组最高;角膜曲率(7.87mm,7.66 mm and7.65 mm,P<0.05)显示ROP组最高;晶状体厚度(4.40mm,4.41mm and4.41 mm,P>0.05)显示无统计学差异。眼轴长度(22.35mm,22.36mm,22.57mm,P<0.05)以足月儿最大。孕周和出生体重与角膜散光( r=-0.204, p=0.019;r=-0.278, p=0.001),散光( r=-0.225, p=0.001;r=-0.282, p<0.001)为负相关,与眼轴长度( r=0.258, p=0.005; r=0.252, p=0.001)为正相关。同时出生体重还与等效球镜( r=0.156, p=0.039)为正相关;与角膜曲率( r=0.245, p=0.001)及角膜屈光力( r=-0.252, p=0.001)均为负相关,3-4岁、5岁、6岁三组间比较,随着年龄增加屈光状态呈近视发生率逐渐增加,远视发生率降低的趋势。各组儿童3-4岁与5岁段相比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厚度及眼轴长均表现为增长的趋势(P<0.05);5岁段至6岁段玻璃体厚度厚度及眼轴长表现为继续增长的趋势( P<0.05),而前房深度和晶体厚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6岁段数据表明近视和散光在早产及ROP患儿中发生率高;(2)低出生体重、早产及 ROP的发生共同影响眼部各光学成分的发育,最终导致近视及散光的发生;(3)3-6岁各组近视发生率逐渐增加,远视发生率下降,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厚度及眼轴长呈增大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