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比Bio-Oss和Bone Plant在即刻种植下颌后牙区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效果
【6h】

对比Bio-Oss和Bone Plant在即刻种植下颌后牙区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效果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种植体临床情况观察结果

2.2垂直成骨效果对比

3讨论

3.1引导骨再生

3.2骨移植材料选择

3.3人工骨粉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种植牙槽骨植骨中的应用现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对比Bio-Oss和Bone Plant在即刻种植下颌后牙区周围骨缺损中的成骨能力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就诊的25-60岁之间下颌后牙区即刻种植骨缺损患者30人(男18人,女12人),平均年龄在42.6岁;植入种植体总数为36颗,其中前磨牙20颗,磨牙16颗。将上述患者随机分配为试验组(Bone Plant组15人)、对照组(Bio-Oss组15人)。具体方法如下:试验组植入0SSTEM植体后在骨缺损区域植入Bone Plant骨粉,对照组植入0SSTEM植体后在骨缺损区域植入Bio-Oss骨粉,植入骨粉后两组均覆盖合适尺寸的海奥胶原生物膜,术后严密缝合。所有患者均需拍摄至少三次CBCT(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植骨前后边缘骨水平(MBL)[1]、颊舌侧骨板水平宽度、垂直骨高度变化,评价两种骨替代材料成骨能力及效果。6个月后行二期牙龈成形修复,观察骨粉成骨情况,并于行上部烤瓷冠修复6个月-12个月随访复诊,曲面断层拍摄观察种植体颈部周围骨吸收情况。 结果: 所植入36颗种植体存活率为100%,两种骨替代材料在植骨部位均取得了良好的成骨效果,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颊舌侧骨板宽度的改变量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垂直骨高度改变量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即刻种植下颌后牙区周围骨缺损中,Bio-Oss和Bone Plant均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效果,通过比较发现 Bio-Oss吸收较慢[2],有利于维持骨板宽度,Bone Plant维持空间稳定效果好,维持骨缺损区域垂直高度效果好,因其特殊的3D-通道矩阵结构更容易固定在骨缺损区域,形成密集的植骨效果良好,适合种植骨增量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