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荆楚岁时记》所载民间美术研究
【6h】

《荆楚岁时记》所载民间美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1

OLE_LINK2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南朝梁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为研究文本,挖掘其语料中涉及民间美术的相关信息,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依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图像的相互印证,从共时层面,对《荆楚岁时记》所载民间美术现象进行研究。 《荆楚岁时记》文本所载民间美术分为三类十种:民间绘画类,包括门神画和蛋画两种;民间雕塑类,包括木雕、竹刻和泥塑三种;民间工艺类,包括剪纸、印染织秀、编织(草编)、金银细金工和装潢共五种。其中,民间工艺美术所占比重最大。各子类之间,有时也有彼此交融错杂的情况存在。 民间绘画记载。门神画:题材包含虎、人首(桃人)、神荼郁垒、鸡;材料载体有五色绸、纸张、桃板桃符;现实功能主要是防范鬼魅,守卫门户。蛋画:与画卵、雕卵、镂鸡子相关,所染颜色为蓝茜杂色;现实功能主要是补益滋味、祭祀问卜、互相赠送。 民间雕塑记载。对木雕的记载,主要在于胡公头、戏头一类的面具,以及削饰桃人、制作桃弧棘矢,盂兰盆会装饰中的“刻木”工艺。竹刻的记载出现于佛教仪式盂兰盆会的盛大装饰中。泥塑类的土牛以“土”概括,功能是岁末傩祭驱逐寒气以及卜问来年春耕。 民间工艺记载。剪纸:包括人胜、华胜等首饰,燕、虎的动物形象,以及宜春帖等类型;剪纸的材料有彩纸、五色绸和金属薄片。印染工艺:包含印染材料、印染色彩、印染方法;材料为锦、织成、组等;色彩主要有五色,丹、玄等;方法主要为绞缬、夹缬。刺绣工艺:包括对宝盖、香囊,以及工具七孔针的描述;纹样题材包含动物纹样如凤纹、龙纹、虎纹、蛇纹,植物纹样如茱萸纹、莲花纹,几何纹样如菱形纹、方形纹、涡形纹、S形纹等。编织:主要表现在元日悬挂苇索、端午节束扎艾草为人形、虎形。金银细金工:主要是关于首饰的描述,有金胜、条脱、金香囊等。装潢:主要表现为佛教盛大仪式的装饰。 《荆楚岁时记》相关记载,展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追求艳丽浓烈、丰富鲜明的色彩,注重象征性用色表达,以及重视对称饱满的结构布局等特点;也展现出民艺性质的交叉性、民艺类别的系统性、民艺用色的象征性、全民参与的集体性,以及兼容并蓄的地域性。《荆楚岁时记》所载民间美术及其传承价值可为当下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