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惠金融发展对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6h】

普惠金融发展对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1.4.1本文创新

1.4.2 本文不足

1.5技术路线图

2 普惠金融概念及影响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2.1普惠金融相关概念

2.1.1普惠金融内涵

2.1.2普惠金融体系

2.2普惠金融发展历程

2.3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

2.3.1直接作用机制

2.3.2间接影响化机制

2.4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分析

3 普惠金融与城乡差距的现状及测度

3.1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算及分析

3.2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测度分析

3.2.1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

3.2.2普惠金融发展的水平测算

3.3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历程及测度

3.3.1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迁历程

3.3.2城乡收入差距(GAP)的测度

4 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4.1模型选取

4.2单位根检验

4.3协整性检验

4.4模型检验

4.4.1 F检验

4.4.2豪斯曼检验

4.5固定效应回归分析

4.6 面板回归模型解释

5 研究结论与发展意见

5.1 研究结论

5.2 意见建议

5.2.1 完善普惠金融法规体系

5.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2.3 促进金融供给侧改革

5.2.4 注重金融针对性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几年,经济新常态的经济模式越来越明显,我国的社会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正逐步地稳中求“质”,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仍然不容小觑,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提出了不同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普惠金融概念,这种金融模式主要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服务,剔除金融排斥,尤其是农村经济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在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能够引导金融资源向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等领域配置,对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等方面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发展,普惠金融的概念不断丰富,市场中的普惠金融产品也不断增加,普惠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如今,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普惠金融逐渐从一个金融发展的框架性理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金融发展战略,普惠金融已经正式进入“顶层设计”框架。 本文参考当前国内外研究,结合中国金融发展情况及数据获取情况,借鉴了Sarma提出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标体系,选取了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情况,服务质量三个维度下的7个指标,并引入涉农贷款指标,对中部地区2008-2017年8个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理论上,普惠金融发展通过降低门槛效应,消除排斥效应,降低贫困效应的直接作用机制,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机制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实证部分,构建中部地区2008-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首先,由于我国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普惠金融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结果显示:通过各地区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在我国中部普惠金融发展都有效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见我国普惠金融机制在中部地区取得了成效,要从发展金融深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方向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

著录项

  • 作者

    林玮一;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学科 农村与区域发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波;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部地区; 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