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O:Eu,Ca,Ti的燃烧合成与性能研究
【6h】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O:Eu,Ca,Ti的燃烧合成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组成对Eu3+离子激活的氧化钇体系磷光体的结构、光谱性质、余辉性能的影响,以期开发一种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安全、高效、稳定的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本论文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Ti4+离子和Ca2+离子是造成磷光体具有长余辉现象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用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佳初始炉温,并研究了燃烧剂尿素、激活剂Eu3+、助熔剂H3BO3的掺量范围;讨论了碱金属离子和碱土金属离子对磷光体余辉性能的影响;并且掺入第二种稀土离子(Gd2O3、Sm2O3、Dy2O3)和Bi3+,讨论了其对磷光体余辉性能的影响变化规律。 基于X射线衍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紫外-可见反射光谱的测试结果,研究表明:最佳的炉温为600℃左右,激发光谱主激发峰位于253nm,来源于Eu3+―O2-的电荷迁移态跃迁(CTS),大于300nm范围的一些弱激发峰来源于Eu3+的4f电子组态内的跃迁,由于受到选择定则的限制,故强度较弱。发射峰来源于Eu3+的5D0→7F0、5D0→7F1、5D0→7F2特征发射。 当尿素/硝酸盐=1.5(重量比)、激活剂Eu3+离子掺量为5%时磷光体余辉性能较好;衍射结果表明用燃烧法制备的该发光材料的晶粒达到了纳米级;样品为立方晶系的Y2O3,无杂相存在;尿素用量越小得到的产物的晶粒就越小;晶胞参数a值无明显变化。 随着尿素用量的减少、激活剂离子掺杂浓度的提高,样品激发光谱的主激发峰发生比较显著的红移;发射光谱的主发射峰的位置却无变化。 助熔剂H3BO3最佳掺量为0.1mol。H3BO3的加入有利于促进产物的晶化过程,并形成完整的晶体结构,稀土激活剂离子能充分占据所置换离子的位置,使发光中心浓度和电子陷阱的密度增加,从而提高了发光强度和延长余辉时间。 碱金属离子和碱土金属离子对磷光体的余辉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可归因于不等价取代基质阳离子,造成了适当的电子陷阱能级和空穴能级,两种陷阱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长余辉现象。 研究了不同的掺杂离子对磷光体余辉性能的影响,Dy3+离子的加入使得磷光体的发光性能显著变坏;Gd3+使磷光体发光性能略有改善;Bi3+,Sm3+使磷光体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其中以掺杂Sm3+效果最为明显。发射光谱未观察到异常发射,说明掺杂的稀土离子起到了敏化或辅助激活剂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