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6h】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课题来源

1.3.1 论文的课题来源

1.3.2 论文的研究目的

1.4 论文的创新及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内涵

2.1 企业信息化

2.2 企业信息化环境

2.2.1 企业的整体信息化环境

2.2.2 企业信息化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2.2.3 企业信息化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

2.3 企业信息系统的含义

2.3.1 企业信息系统的定义

2.3.2 企业信息系统分类及特点

2.4 信息系统的作用及特点

2.5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内涵

2.5.1 几个基本概念

2.5.2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定义

2.5.3 人-信息系统交互过程的特征

2.5.4 交互效率的度量

2.6 本章小结

3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理论模型

3.1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任务类型及特征分析

3.1.1 按企业不同组织层次分

3.1.2 按任务完成过程特点分

3.2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3.2.1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影响因素集的初选

3.2.2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影响因素的修订

3.3 影响因素对交互效率的影响分析

3.3.1 用户因素

3.3.2 信息系统因素

3.3.3 任务因素

3.3.4 管理因素

3.3.5 环境因素

3.4 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模型

3.4.1 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现状分析

3.4.2 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要素分析与界定

3.4.3 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的关系模型

3.5 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对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影响

3.5.1 任务-人匹配对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影响

3.5.2 任务-信息系统匹配对H-IS 交互效率的影响

3.5.3 人-信息系统匹配对交互效率的影响

3.6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及作用路径研究模型

3.7 本章小结

4 交互效率影响因素因子分析及关键影响因子识别

4.1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概念模型及理论假设

4.1.1 概念模型

4.1.2 理论假设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变量测度与数据收集

4.2.2 问卷数据处理方法

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1 信度检验

4.3.2 效度检验

4.4 因子分析

4.4.1 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4.4.2 T-H-IS 匹配量表因子分析

4.4.3 H-IS 交互效率量表因子分析

4.4.4 因子分析结果

4.5 区别效度

4.6 相关分析

4.6.1 用户、IS、任务、环境与管理因素与T-H-IS 匹配因素

4.6.2 用户、IS、任务、环境、管理、T-H-IS 匹配因素与交互效率

4.7 回归分析—交互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4.7.1 T-H-IS 匹配回归分析

4.7.2 H-IS 交互效率回归分析

4.7.3 假设检验与回归分析结果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交互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研究

5.1 关键影响因子对交互效率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5.1.1 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

5.1.2 理论假设

5.2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及变量定义

5.2.1 结构方程模型

5.2.2 变量定义

5.3 H-IS 交互效率影响因素SEM 模型建模

5.3.1 初始SEM 模型的确立

5.3.2 初始SEM 评价与修正

5.3.3 修正SEM 评估

5.3.4 假设检验

5.4 关键影响因子对交互效率的影响效应

5.4.1 效应分解

5.4.2 各影响因子对交互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影响程度

5.5 各影响因子对交互效率的作用路径分析

5.6 结果讨论与提高交互效率的建议

5.6.1 结果讨论

5.6.2 提高交互效率的途径及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结果的意义

6.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H-IS 交互效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B. 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C. SEM 估计参数

D.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使企业的运作模式逐渐由“制造-销售”向“感知-响应”转变,效率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为提升企业运作效率,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的很多业务需要通过人-信息系统交互才能完成。然而,在很多制造企业,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并没有使企业的效率提高,主要表现在人-信息系统(H-IS)交互效率不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受到影响,导致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为全面探索提高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用文献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深层内涵。其次用理论、探索性实验、现场观察、访谈与调查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交互效率在用户、信息系统、任务、环境和管理五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及匹配性影响因素,并提出五个层面的因素及匹配性因素对交互效率影响的研究模型。然后借助分析软件SPSS13用因子分析法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降维,用多次逐步回归方法识别出关键影响因子。接着借助建模软件Lisrel8.7通过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研究了关键影响因子对交互效率的影响机理,建立起“影响因素-交互效率”的关系模型;根据SEM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分析了关键影响因子对交互效率的综合影响效应,并进行了影响程度排序;最后给出了提高交互效率的几条途径。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①提出“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狭义和广义定义;提出高效率的人-信息系统交互过程具有交互性、快速响应性、协同性和匹配性;②提出在感知层面用个体感知得到的交互时间和交互效果来度量交互效率,具体指标为:“交互满意度感知”、“结果有效性感知”和“交互时间感知”;③提出人-信息系统交互过程中的“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模型,并将“任务-信息系统”匹配分为“技术层面的匹配”和“感知层面的匹配”,同时指出“技术层面的匹配”属于静态匹配,“感知层面的匹配”属于动态匹配;④用因子分析对文章提出的“T-H-IS”匹配量表进行统计,得到“T-H-IS”匹配共有五个维度:任务-认知匹配、界面布局-认知匹配、系统界面友好感知、信息系统功能-任务需求匹配、IS有用易用性感知;⑤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五个层面的因子共16个:用户层面(认知操作能力、工作积极性、行为导向心理、疲劳)、信息系统层面(系统界面适宜性、信息系统性能、系统速度)、任务层面(任务确定性、任务需求性、任务难易度)、环境层面(物理环境、工作资源环境)、管理层面(企业文化、信息共享、沟通与协调、激励);⑥通过多次逐步回归识别出交互效率的13个关键影响因子:认知操作能力、行为导向心理、疲劳、系统界面适宜性、信息系统性能、系统速度、任务确定性、任务难易度、物理环境、工作资源环境、信息共享、沟通与协调、激励;⑦通过不断优化初始SEM模型,经六次模型修正后得到满足拟合标准的最终“影响因素-交互效率”模型,结果表明,除了行为导向心理因子直接影响交互满意度感知以外,其余的12个因子都是通过“T-H-IS”匹配的五个维度间接影响交互效率;⑧通过关键因子对交互效率的综合影响效应分析可知:提高交互满意度感知时,对关键影响因子控制与管理的优先顺序为:科学管理交互主体的行为导向心理,其次是改善工作资源环境,然后是提高IS性能。改善交互满意度感知的最佳途径为:工作资源环境→系统界面友好感知→IS有用易用性感知→交互满意度感知。提高交互结果有效性感知时,对关键影响因子控制与管理的优先顺序为:改善工作资源环境,其次是提高IS性能,然后是科学管理交互主体的行为导向心理。改善结果有效性感知的最佳途径为:工作资源环境→系统界面友好感知→IS有用易用性感知→结果有效性感知。提高交互时间感知时,对关键影响因子控制与管理的优先顺序为:改善工作资源环境,其次是科学管理交互主体的行为导向心理,然后是提高交互主体的认知操作能力,改善信息共享的管理。改善交互时间感知的最佳途径为:行为导向心理→交互满意度感知→交互时间感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